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测量仪器与电子(MIE)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学科,其专注于先进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广泛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和通讯等多个行业。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该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仪器将变得更加高效、精确和智能。未来的测量仪器将经历智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重大进展,推动各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5第八届测量仪器与电子国际会议(ICMIE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23日在中国·太仓举行,由大型客机集成技术与模拟飞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承办。IICMIE旨在汇聚来自全球的学者、专家和行业从业者,为展示前沿研究、探索新兴趋势以及共同应对测量仪器与电子领域的挑战提供平台。ICMIE 2025 日程丰富,包括全体会议、主题演讲、专题讨论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所有投稿文章都将进行严格的审稿审查,审核结果和修改评论意见都将在审稿过程结束后返回给作者。 会议录用文章将收录到ICMIE 2025论文集。

ICMIE 2023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IEEE Xplore (Click)
ICMIE 2022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IEEE Xplore (Click)
ICMIE 2020 proceedings (Click)
ICMIE 2018 proceedings (Click)
ICMIE 2017 proceedings (Click)
ICMIE 2016 proceedings (Click)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I. 仪器和测量系统

电子仪器和测量系统

光学仪器和测量系统

微机电系统仪器和测试系统

精密仪器和测量系统

科学实验和分析仪器

 

II. 数据采集与分析

网络物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和技术

图像处理

测量误差理论

虚拟测量

 

III. 电子学与应用

生物医学电子学

通信理论与系统

电机与驱动

智能系统与传感器

机电一体化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胡鹏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胡鹏程,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工信部智能检测装备专家委,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委员会总干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委会,副主任。围绕超精密激光测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一等奖、中国光电仪器品牌榜金奖等。指导学生获全国学会优博2次、全国竞赛特等奖2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 陈熙源 · 东南大学

    陈熙源,1990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原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8月毕业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获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8月至今,一直从事导航仪器与系统技术及光纤传感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伽俐略欧亚教育与应用开发合作项目”(JEAGAL)资助下公派赴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导航及相关应用专业进修访问,2009年7月至9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下公派赴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航空机械系合作访问,2017年8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一个月,2025年6-7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到日本东北大学访问一个月。2001年4月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4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4月晋升教授。2013年1月被聘为三级教授,2017年1月被聘为二级教授。

  • 谭大鹏 · 浙江工业大学

    谭大鹏,博士、教授(三级/健行特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院士结对青年英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智能制造专委会委员(党组成员)、中国转子动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成组与智能集成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领域期刊分级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常务理事(党组成员)、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字孪生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报(CJME)》编委。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动力学(流固耦合)、嵌入式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精密加工、工业机器人。以第一/唯一通信作者发表期刊论文180篇(SCI检索100篇/EI检索80篇/卓越计划期刊40篇),ESI热点/高被引论文20余篇次,同行他引5000余次,H指数大于30;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青年数字经济“鸿鹄奖”、“陆增祺FPTC高科技奖励”二等奖;授权专利150项(发明专利100项/转让转化10余项),年均转化效益数亿元。

  • Zhiwei Gao ·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

    Zhiwei Gao 现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准教授(Reader),长期致力于诊断与控制、软传感器及其在海上能源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2023年因"对风力涡轮机系统实时诊断与控制的贡献"当选IEEE会士,2024年获英国皇家工程院/利华休姆信托研究奖学金(RAEng/Leverhulme Trust Research Fellowship),专注于波浪能转换系统的实时诊断与健康管理研究。同时为国际先进工业科学院(AAIA)会士、国际工业人工智能学会(AIIA)会士及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会士。 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联合主编(Co-EIC)及《Renewable Energy》(Elsevier)编委,在能源系统智能监控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海流能发电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并行采集多路信号并实现嵌入式实时故障诊断、隔离与容错控制,显著提升海洋能源系统的可靠性。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1. 会议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所有论文必须使用英语书写。

2. 每篇论文的篇幅不得超过4-8页。注册费包括最多5页的论文,超过部分将按页数额外收费。

3. 全文提交:如需发表论文,请提交全文进行评审。

4. 摘要提交:如只间进行口头报告,不发表论文,请提交摘要以供评审。

请登陆 在线系投稿系统 提交投稿(全文/摘要)

▶ Word Template Download (word格式模板)▶ LaTex Template Download (LaTeX格式模板)

如在投稿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遇到困难,请联系会议秘书 icmie@academic.net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mie@academ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