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6年第八届图像、视频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VSP 2026)将于2026年3月17-19日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骏河台校区举行。IVSP 2026旨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汇报视频、图像和信号处理、多媒体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我们诚邀您参加本次会议,提交您在该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涵盖从底层技术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技术会议将以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等形式进行,主题涵盖大众感兴趣的领域。征集的论文将涵盖与会议主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期待与您在2026年日本相见,这将是一次收获颇丰、激动人心的体验!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IVSP 2026 所有被接受且注册的论文在提交后将发表在SPIE会议论文集中,并提交至 Ei Compendex 和 Scopus 等知名数据库审核。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3D图像与模型
3D成像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高级描述符和相似性度量
基于情感的图像和视频索引、搜索和检索
在广播、网络、文化遗产、卫星、法医和(生物)医学图像和视频集合中的应用
案例研究和新兴技术
分类和聚类技术
颜色和纹理
压缩方法
计算几何
计算机动画
计算机艺术和娱乐(包括游戏)
基于内容的图像和视频索引、搜索和检索
曲线和网格
用于图像/视频检索的数据库架构
电子学习应用和计算机图形学
新兴显示技术
图像和视频检索系统评估
人脸识别、人脸检测和手势识别
分形几何及其应用
多媒体融合
图像处理和视觉中的图论
建模技术
多媒体系统和应用
多模态显示系统
多模态人机交互
新型图像数据管理系统和应用
对象识别
图像和视频标注与搜索本体
图像/视频检索的查询模型、范式和语言
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虚拟现实实时渲染
渲染方法
多模态生活日志检索
基于语义的图像和视频索引、搜索和检索
阴影、半透明和可见性
信号和语音处理
图形算法与应用
触觉设备和技术
高性能图像/视频索引算法
人机界面
照明和反射技术
图像压缩、编码和加密
计算机图形学的图像数据结构
图像特征提取
图像生成、采集和处理
图像几何和多视图几何
Web 图像/视频搜索和浏览
图像/视频摘要和可视化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算法
沉浸式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与多媒体的融合
交互式数字媒体
交互技术
基于知识的识别
基于虚拟现实方法的学习和评估
学习图像/视频检索中的相关反馈
视觉机器学习技术
图形和虚拟现实的机器架构/引擎
自然场景和现象建模
仿真与虚拟现实
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具
虚拟现实软件工具
声音渲染技术
图像/视频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表面建模
虚拟与增强现实
虚拟环境
虚拟人类与人工生命
虚拟实验室
虚拟现实及新兴应用
虚拟现实软件工具和语言
用于行为和认知评估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可视化与教育
视觉计算与图形学
可视化
时频分析
非线性信号处理
非平稳信号处理
自适应信号处理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信号变换
多速率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方法与算法
信号处理应用
信号处理的其他领域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Xudong Jiang · 南洋理工大学

    Prof. Xudong Jiang 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于德国汉堡赫尔穆特·施密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至1993年,他担任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并荣获两项中国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奖。 1998年至2004年,他在新加坡A-Star资讯通信研究院担任首席科学家和生物特征识别实验室负责人,并于2000年国际指纹识别大赛中研发出效率最高、准确率第二的系统。2004年,他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教员,2005年至2011年担任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目前,他是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Prof. Xudong Jiang 拥有7项专利,撰写了150多篇论文,其中40多篇发表在IEEE期刊上,包括11篇IEEE T-IP论文和6篇IEEE T-PAMI论文。他的三篇论文被基本科学指标列为工程学术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论文。他曾于2015年至2017年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IFS TC成员,2014年至2018年担任IEEE SPL副主编,2016年至2020年担任IEEE T-IP副主编,并于2012年至2019年担任IET Biometrics创始编委会成员。Prof. Xudong Jiang 目前是IEEE会士,并担任IEEE T-IP高级领域编辑和IET Biometrics主编。他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生物识别。

  • Prof. Tae-Kyun Kim · 韩国科学技术院

    Prof. Tae-Kyun Kim 自2020年起担任韩国科学技术院 (KAIST) 计算机学院教授兼计算机视觉与学习实验室主任,并于2020年至2024年担任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ICL) 客座教授。2010年至2020年,他领导了ICL的计算机视觉与学习实验室。他于2008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至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的青年研究员(管理机构)。他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均在韩国科学技术院获得。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面向3D计算机视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机器(深度)学习,包括:关节式3D手部/身体重建、人脸分析与识别、6D物体姿态估计、活动识别、物体检测/跟踪、主动机器人视觉,从而带来新颖的主动交互式视觉感知。他在该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合作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并自2015年以来联合组织了一系列HANDS研讨会和6D物体姿态研讨会(与CVPR/ICCV/ECCV联合举办)。他曾担任伦敦BMVC17的大会主席、BMVC23的程序联合主席,以及《模式识别》杂志和《图像与视觉计算》杂志的副主编。他定期担任顶级视觉/机器学习会议的领域主席。他曾获得 2014 年 ICRA KUKA 最佳服务机器人论文奖、2016 年 ASCE 土木工程计算杂志最佳论文奖、CVPR 2020 最佳论文入围奖,其合作开发的人脸图像表示算法是 MPEG-7 ISO/IEC 国际标准。

  • Prof. Gonzalo Arce · 美国特拉华大学

    Prof. Gonzalo Arce 为IEEE终身会士、SPIE会士、AAIA会士,其研究聚焦计算成像、图信号处理及机器学习领域,融合数学、光学、统计学与人工智能理论,形成高度跨学科的研究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压缩激光雷达、光谱成像压缩感知、光谱X射线断层扫描、生成式机器学习求解逆问题及超图神经网络,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地球科学、复杂系统与光刻技术。 现任特拉华大学金融服务分析研究所(IFSAN)及数据科学研究所核心成员,与芬兰、中国、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波兰、乌克兰、西班牙等国研究团队保持广泛合作,曾两度担任芬兰诺基亚-富布赖特信息通信技术特聘讲席教授。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获授特拉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会士等荣誉。 长期担任专利诉讼案件专家证人,专业领域涵盖信号与图像处理、光谱成像、QR码、电子打印及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热衷教学工作,开设机器学习入门与深度学习成像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持有专利30余项,出版成像与信号处理领域教科书5部。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请作者在截止日期前使用电子提交系统以PDF格式提交论文。
注意:提交论文需要注册账户。
 
提交类型
1. 全文(演示及发表)8-14页
诚邀作者提交全文论文,包括结果、表格、图表和参考文献。电子提交系统将接受全文论文。所有提交的论文应报告原创的、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理论性的。提交给会议的论文应符合这些标准,且不得在其他机构或机构考虑发表。
稿件应遵循会议的风格,并需经过审阅和编辑。
 
2. 摘要(仅限演示)
被接受的摘要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演示,摘要将不予发表。请将您的摘要提交至电子提交系统。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vsp@acm-s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