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大会(AIBC 2025)将于2025年9月17-1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AIBC 2025将由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主办。
AIBC 2025面向全球学术界、产业界和研发机构对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汇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最新进展,并就未解决的问题分享见解,将大有裨益。本次大会将邀请各主要领域的世界级主题演讲嘉宾。让我们加入AIBC 2025,共襄盛举!
检索类型 | EI Compendex,Scopus | 邮箱 | aibc@acm-sg.org |
会议状态 | 征稿中 | 网站 | https://www.aibc.org/ |
主办单位 | 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
会议邮箱 | aibc@acm-sg.org |
会议状态 | 征稿中 |
会议形式 | 线下会议 |
网址 | https://www.aibc.org/ |
转发分享 |
第六届国际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大会(AIBC 2025)将于2025年9月17-1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AIBC 2025将由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主办。
AIBC 2025面向全球学术界、产业界和研发机构对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汇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最新进展,并就未解决的问题分享见解,将大有裨益。本次大会将邀请各主要领域的世界级主题演讲嘉宾。让我们加入AIBC 2025,共襄盛举!
提交的论文将由程序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进行双盲审查,经过注册和报告后,被接受的论文将发表在 ACM 论文集上,并将提交到 Ei Compendex 和 Scopus等数据库检索。
机器学习
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
强化学习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学习与增量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NLP)
情感分析
命名实体识别
文本生成
语言翻译
对话系统与聊天机器人
计算机视觉
图像和视频识别
目标检测与追踪
图像生成与合成
人脸识别
3D 计算机视觉
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
算法交易
信用评分与风险评估
欺诈检测
银行客户服务与聊天机器人
区块链技术基础
理解区块链协议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
加密货币
比特币与山寨币
加密货币市场趋势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
区块链安全
区块链中的加密技术
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区块链审计与渗透测试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集成
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块链应用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智能合约人工智能
预言机网络和数据预言机中的人工智能
结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打造行业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新兴技术
量子计算及其影响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中的边缘计算
物联网 (IoT) 与区块链集成
5G 与分布式账本技术
Prof. Weinan Gao · 东北大学
Prof. Weinan Gao 于美国纽约大学(布鲁克林)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他是东北大学(沈阳)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此前,他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州墨尔本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助理教授、美国佐治亚州斯泰茨伯勒佐治亚南方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以及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三菱电机研究实验室(MERL)客座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强化学习、自适应动态规划 (ADP)、最优控制、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CACC)、智能交通系统、采样数据控制系统以及输出调节理论。他是2023年IEEE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DDCLS)会议最佳论文奖、2018年IEEE国际实时计算与机器人会议(RCAR)最佳论文奖和2019年纽约大学David Goodman研究奖的获得者。他是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on Sinica、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Neurocomputing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的副主编,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会委员,IEEE控制系统协会非线性系统与控制技术委员会委员、IFAC TC 1.2自适应与学习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CAAI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委员。
Prof. Lin MENG · 立命馆大学
Prof. Lin MENG 是日本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智能高性能计算实验室主任。他于2012年获得立命馆大学工程科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他曾任立命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研究员、助理教授和讲师。2015年,他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计算机工程系担任访问学者。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智能高性能计算 (IHPC)、基于FPGA的加速器设计、物联网 (IoT) 和人工智能 (AI)。他已发表360余篇论文,包括IEEE TASE、IEEE TETCI、IEEE TIM、IEEE TSC、IEEE TITS、IEEE IoT J、Adv.他是Sci.、AIRE、APIN、Neurocomputing、Heritage Science等期刊的作者。在爱思唯尔(Elsevier)更新的标准化引文指标全科学作者数据库中,他位列前2%的科学家之列。他担任多家期刊的编辑,包括IoT J、IJAMechS等。过去三年,他获得了NEDO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等机构的多项资助。他是IEEE高级会员,也是ACM、IPSJ、IEICE和IEE的成员。
格式要求
每篇论文通常限制在8-14页,超出页面将收取费用。请遵循AIBC 2025大会模板。
1. 全文
2. 摘要
模板链接:https://www.aibc.org/sub.html
请作者在截止日期前通过电子提交系统以PDF格式提交论文。
提交类型
1. 全文(演示及出版)
诚邀有意向的作者提交全文论文,包括结果、表格、图表和参考文献。电子提交系统将接受全文论文。所有提交的文章应报告原创的、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理论性的。提交给大会的文章应符合这些标准,且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考虑发表。
稿件应遵循大会的风格,并需经过审阅和编辑。
2. 摘要(仅限演示)
被接受的摘要将被邀请在大会上进行演示,摘要将不予发表。请将您的摘要提交至电子提交系统。
aibc@acm-s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