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5年第十二届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工程国际会议(ICBBE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大学举行。

ICBBE系列会议已有11年历史。此前,ICBBE曾成功举办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会议模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参加了此次会议。ICBBE 2025旨在将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工程领域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聚集在一个共同的论坛上。会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另一个目标是促进日本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师、学生和从业人员之间的科学信息交流。该会议将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为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观点和经验的理想平台。

欢迎向 ICBBE 2025 提交原创论文,参与本次会议。我们期待在日本东京与您相见!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ICBBE 2025录用并注册的文章将出版到ACM会议论文集,由ACM数据库收录,提交至EI核心和Scopus等检索机构审核,送检CPCI。

过去九年,ICBBE 2016-2024 的论文均发表于 ACM 会议论文集,并收录于 ACM 数字图书馆,Ei Compendex 和 Scopus 数据库检索。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医学图像重建与增强
医学图像分割与配准
医学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
医学图像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医学图像检索与检测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分析
生物分子序列分析与比对
RNA结构与功能预测
生物网络分析与系统生物学
蛋白质结构预测与模拟

健康信息学与医学数据分析
医学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
健康信息管理与电子健康记录
健康监测与传感器技术
健康智能系统与移动医疗应用
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
生物医学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
生物医学信号模式识别与诊断
生物医学图像与信号的融合与联合分析
生物医学数据压缩与编码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
医疗传感器与生物信号测量
医学成像与诊断设备
医疗机器人与康复工程
医疗器械设计与仿真
医疗保健领域的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技术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Chair Prof. Yu Huang (FISHR, FIUPS, FBPS) · 香港城市大学

    Yu Huang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科学讲座教授(2010-2021),任期至2021年10月。现为香港城市大学胡静宜生物医学教授、生物医学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他是国际心脏研究学会(ISHR)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生理学会副会长。他是ISHR、国际生理科学院、英国药理学会的当选院士。他荣获首届香港研究资助局高级研究员奖(2020年)。他是首位获得ISHR Peter Harris杰出科学家奖的中国学者(2024年)。他是《循环研究》杂志的副主编。他的团队致力于阐明高血压和糖尿病中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事件,发现血管发病机制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开发逆转心脏代谢疾病动物模型中血管功能障碍的方法。他合作发表了524篇SCI论文,包括《自然》、《科学》、《循环研究》、《欧洲心脏杂志》、《细胞代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研究》、《国际肾脏病》等,谷歌学术引用超过37,250次,H指数为99。

  • Prof. Hesham H. Ali · 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

    Hesham H. Ali 是计算机科学教授,也是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 (UNO) 生物信息学核心设施的主任。他曾于 2006 年至 2021 年担任 UNO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自 2022 年起,他一直担任梅奥诊所研究医院的研究合作者。他在计算和信息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涵盖调度、分布式系统、数据分析、无线网络和生物信息学。他出版了两本关于调度和图算法的书籍,并撰写了多篇关于生物信息学的书籍章节。他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和内布拉斯加研究计划资助的多个项目的 PI 或 Co-PI,资助领域涵盖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和无线网络。在过去的25年里,他还领导着一个生物信息学研究小组,致力于开发创新的计算方法,以建模复杂的生物医学系统,并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网络模型和图算法分析海量生物信息学数据。该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代数据分析工具,用于分析与各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相关的大量异构生物和健康数据,特别是与传染病、微生物组研究、儿童早期发展和衰老研究相关的项目。他领导了许多地方和国家级的推广计划,包括生物信息学培训研讨会、女性IT计划、IT教育和培训项目以及IT暑期实习营。这些模型可以利用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支持先进的生物医学研究,并引领下一代医疗保健的发展。

  • Prof. De-Shuang Huang · 东方理工学院

    De-Shuang Huang教授,宁波市多组学与多模态生物医学数据挖掘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学院数字孪生研究所教授/主任。现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协会Fellow(IAPR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协会Fellow(AAIA Fellow)、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Fellow(AIIA Fellow),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 Bio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等期刊的联合编辑。他分别于2005年和2023年创办了国际智能计算会议(ICIC)和国际应用智能会议(ICAI)。他还担任2015年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议(IJCNN2015)大会主席(2015年7月12日至17日,爱尔兰基拉尼)、2014年第11届IEEE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计算智能会议(IEEE-CIBCBC)程序委员会主席(2014年5月21日至24日,美国檀香山)。他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论文集和书籍章节上发表论文480余篇,其中SCI论文26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25815次,H指数84。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和生物信息学。

会议历史 Conference History 05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全文论文(.pdf、.doc)可通过电子提交系统icbbe@cbees.net提交。

常规论文:单栏8-10页/双栏4-5页,包含所有图表、表格和参考文献。
购买额外页面:额外页面可按每页30美元购买。

会议论文集模板(DOC、 LaTeX

摘要模板(DOC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icbbe@cbees.net。所有提交的文章均应报告原创、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理论性的。提交给会议的文章应符合这些标准,且不得在其他机构或机构发表。稿件应遵循会议的风格,并需经过审核和编辑。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bbe@cbe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