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5年第十届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BIP 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成都举行。本届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和IEEE联合主办。凭借其良好的声誉,ICBIP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年度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研究人员、学者和行业先锋。
随着世界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领域的持续进步,ICBIP已成为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知识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该系列会议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和适应性,并于2020年至2022年成功过渡到线上举办。2023年,ICBIP在中国成都恢复线下会议,进一步巩固了其致力于促进参会者之间有意义的讨论和互动的承诺。自成立以来,ICBIP 已取得显著成就,此前的会议曾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和布达佩斯 NARIC 食品科学研究所等知名城市举办。这些会议在推进理论框架、发掘行业最佳实践以及分享实践经验中积累的宝贵洞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CBIP 涵盖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图像分析、医学成像以及相关跨学科领域,是展示突破性研究成果、探讨新兴趋势和促进合作的顶级论坛。会议诚邀投稿,以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创新,并推动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全球合作。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出版和检索:
1. ICBIP 2025 IEEE 国际会议论文集,由IEEE Xplore收录,送审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2. 国际期刊JOIG(ISSN: 2301-3699),将被收录在Scopus、Google Scholar、Crossref、CNKI等数据库中。

 

会议组委会

 

顾问主席

Prof. Zuxiang Fang,复旦大学

联合主席

Prof. Dakun Lai,电子科技大学

Prof. Bairong Shen,四川大学

Prof. Jionglong Su,西交利物浦大学

程序主席

Prof. David E. Breen,德雷塞尔大学

ProfXuejun Zhang,广西大学

Prof. Tohru Kamiya,九州工业大学

指导委员会

Prof. Gang Wang,西安交通大学

Prof. Yakang Dai,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宣传主席

Prof. Kuo-Sheng Cheng,台湾成功大学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 生物电信号 (EEG/ECG/EMG/EGG/ERG)
• 生物磁信号 (MCG/MEG)
• 生化信号
• 生物力学信号
• 生物声信号
• 生物信号处理与分析
• 生物信号处理的机器学习
• 生物仪器与生物传感器
• 健康监测系统与可穿戴系统
•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采集
• 数字滤波器
• 生物医学信号频谱分析
• 生物医学信号压缩技术
• 信号平均技术的医学应用
• 放大器与模数转换
• 医学信号与图像传输
• 信号处理的机器学习


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

• 医学图像分析
• 磁共振图像重建
• CT 图像重建、影像组学
• 生物医学成像、图像处理与可视化
• 图像测量与采集
• 分子成像
• 分割与 3D 可视化
• 图像分割
• 图像配准
• 图像重建与增强
• 图像匹配
• 特征提取
• 图像检测与识别
• 形状分析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用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硬件(FPGA/DSP/IC)

其他相关主题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统计学
• 生物识别
• 生物力学
• 生物数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医学机器人与力学
• 医疗大数据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Donghyun Kim(SPIE Fellow) · 延世大学

    Donghyun Kim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新型多维显示技术和智能光学滤波器。曾在康宁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负责下一代光纤接入通信系统的研究;之后,在康奈尔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用于细胞分析的细胞生物光子传感器。目前担任韩国首尔延世大学生物光子工程实验室主任。在延世大学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和超结构近场操控的生物医学工程传感和成像应用。已就相关主题发表100多场受邀报告,并在纳米和生物光子学领域撰写了200多篇同行评审期刊和会议论文,其中许多论文是国内外合作的成果。还拥有30多项国际专利。曾任延世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系主任,并主持过包括CLEO Pacific Rim 2024在内的国际会议。目前担任韩国光学学会副会长。还是SPIE会士和IEEE高级会员。

  • Prof. Haiteng Jiang · 浙江大学

    Haiteng Jiang,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国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脑机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地办公室主任。是教育部脑科学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和良渚实验室的PI。团队致力于开发新的脑信息分析方法,探索认知和脑疾病机制,并促进临床转化。目前主持三个国家级项目,其代表性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Annals of Neurology、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高影响力期刊上。曾获得多项奖励,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李藻神经科学奖、第21届国际生物磁学大会新兴国家旅行学者奖以及2018年神经科学学会热点话题奖。

  • Prof. Dakun Lai · 电子科技大学

    Prof. Dakun Lai 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成像与电生理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心律学会副理事长。于2008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医学电子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研究。自2012年起,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并被聘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授,是IEEE会员、医学和生物学工程学会会员以及美国心脏协会会员。还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在《循环》、《医学和生物学物理学》、《IEEE TITB》、《IEEE Sensors J》等期刊上发表了80篇同行评审论文,并拥有30项中国专利。研究方向和主要贡献包括医学电子学、生物电磁学和心脏/神经电生理学。率先开发了各种带有柔性干电极的可穿戴心电图设备,并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电信号分析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和神经疾病的检测和预测做出了重大贡献。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和联系方式
电子投稿系统:http://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bip2025
电子邮件:icbip@cbees.net
电话:+852-3500-0799(英文)/ +86-28-86528465(中文)
微信ID:CBEES-BBS
会议秘书:刘老师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bip@cbe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