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供应受限与市场波动问题日益凸显。此外,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带来的双重压力引发了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海洋能源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波浪、潮汐、离岸海流和涌浪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为推动海岸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应用,第12届海岸与海洋工程国际会议(ICCOE 2025)将于2025年8月8-10日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隆重举办。本届会议由大连海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主办青岛理工大学协办。会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海岸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多样化应用。

ICCOE 2025期待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者、工程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学术发展方向。我们诚邀您莅临大连,共襄盛会,见证海岸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大会除了提供丰富的活动安排(专家报告,特邀报告,小组讨论,分会报告等), 除此之外,投稿论文通过审稿录用,完成注册及报告后都将出版到会议论文集中。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文章出版

 

文章投稿将由技术委员会与国际审稿人进行同行评审,被接收且成功注册的文章将出版到会议论文集,并送 EI Compendex, Scopus, INSPEC, SCImago等数据库检索。

 

组委会

 

大会主席
Wenjun Zh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大会联合主席
Baoping Cai,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
Guoqing Zh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Zaili Yang,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英国

大会程序主席
Dong-Sheng Jeng,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
Jasmine Siu Lee Lam,丹麦技术大学,丹麦
Katsuya Hirayama,港湾空港研究所,日本
Guiyong Zhang,大连理工大学,中国
Yi Wang,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

大会程序联合主席
Wanhai Xu,天津大学,中国
Yuen Kum Fai,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Özkan UĞURLU,奥尔杜大学,土耳其
Yiliu Liu,挪威科技大学,挪威
Yong Ma,武汉理工大学,中国
Yu Zhang,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中国
Min Lou,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中国
Binzhen Zou,华南理工大学,中国
Linjian M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
Zhenchang Zhu,广东工业大学,中国
Dongfang Liang,英国剑桥大学

会议宣传主席
Guoqing Zh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Xue Y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Henry Hooi-Siang Kang,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

会议宣传联合主席
Masoud Hayatdavoodi,邓迪大学,英国
Jiqiang Li,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Chenfeng Hu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Xiangyu Zhou,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会议组委会
Dezhi Ning,大连理工大学,中国
Xianku Zhang,大连海事大学,中国

会议地区主席
Antonio M. Pascoal,葡萄牙里斯本大学
Thu Han Tun,缅甸海事大学
Xu-Kien Dang,越南胡志明市交通大学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征稿主题

智能航海与仿真技术/极地与特殊水域航行/船舶操纵与避碰/海上通航风险评估与控制/航海安全保障/海上作业保障/海上搜救与打捞/海事管理与指挥控制/海运基础设施建养与运维/船岸通信与远程驾控/智能导助航技术/智能融合感知/海运大数据/船舶智能航行系统
海洋动力环境与载荷 /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 / 泥沙运动力学 / 海冰力学特性与载荷 / 海洋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 / 港口工程结构与材料 / 航道安全与维护 / 水运工程规划与管理 / 施工技术与仿真 / 河口海岸动力学 / 河口海岸生态环境及修复 / 河口海岸灾害及防护 / 岛礁与跨海工程 / 海洋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海洋工程模型实验理论与方法 / 海洋工程监测与安全保障 / 浮体系统 / 海底管线与立管系统 / 水下生产系统 / 智能海洋工程 / 海洋油气开发 /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 /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 海洋可燃冰开发 / 极地工程 /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 深海载人装备 / 海洋环境保护
海岸与海洋工程 / 海滩侵蚀和泥沙搬运 / 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 沿海基础设施发展 / 近海结构物的水动力学 / 低地发展及填海 / 海洋生态与环境 / 海洋和海上风能 / 溢油及环境危害 / 港口工程(疏浚、海堤设计等) / 海水入侵 / 海啸,海浪和潮汐 / 废水处理
河口海岸工程 / 近海工程 / 深海工程 / 港口航道 / 海洋能源工程 / 水下工程 / 打捞技术 / 海洋石油开发技术与装备 / 海上固定夹套平台 / 海洋活动平台 / 海底管道 / 油气集输 / 湿地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Koh Chan Ghee · 新加坡国立大学

    C. G. Koh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岸防护与洪灾恢复研究所所长(研究)以及灾害研究中心主任。他曾于2019年至2023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劳氏船级社基金会讲席教授。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结构动力学、结构监测以及近期的近海和海岸工程领域。他已发表300多篇国际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六篇受邀书籍章节和一本专著。他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发表过25多场主题演讲和多次受邀演讲。他在七个国家拥有九项专利,并在五个期刊编委会任职,包括《结构健康监测》和《可持续海洋与海岸杂志》。他在结构和近海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备受业界青睐,曾担任130多个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顾问和专家。 演讲题目:Consistent Particle Method for Computational Dynamics in Offshore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摘要:新加坡国立大学C. G. Koh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流体动力学的无网格方法,即一致性粒子法(CPM)。该方法通过使用一组粒子来表示流体运动,可用于模拟复杂的物理现象,尤其是涉及剧烈且不连续的水流和泥沙流动的现象。CPM与泰勒级数展开式基本一致,无需使用核函数或人为设定的物理参数(例如粘度和声速)即可高精度地近似空间导数。该方法已应用于模拟波浪对海岸/近海结构物的冲击、泥沙输送和侵蚀以及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本次演讲将阐述水和空气两相流、浊流和颗粒流建模的数值挑战和策略。并将通过示例将CPM的结果与其他数值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 Run Liu · 中国天津大学

    Run Liu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重大项目,为解决海洋结构-地基相互作用领域的诸多技术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81篇,其中SCI/EI收录208篇,拥有授权专利81项,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3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位列第四,海洋岩土工程领域第一名),省部级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其中两项位列第一)。

  • Yi Wang · 中国科学院大学

    Yi Wang教授系统研究了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现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设施”副总工程师。目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11项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论文被引用4000余次,H指数达40。他获得过多项重要荣誉,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5)、两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发明一等奖以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

  • Guoqing Zhang · 中国大连海事大学

    Guoqing Zhang教授现任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学科建设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无人系统制导与控制。张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6部,作为第一发明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9项,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他连续五年(2019-2024)入选爱思唯尔全球2%顶尖科学家,并被评为交通运输部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教师。

  • Han Soo LEE · 日本广岛大学

    Han Soo LEE(土木与环境工程学士、海岸工程硕士、海岸与海洋工程博士)是日本广岛大学IDEC研究所行星健康与创新科学中心(PHIS)海岸灾害与能源系统科学(CHESS)实验室的正教授。他也是广岛大学先进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跨学科科学与工程项目的成员。他在韩国成均馆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自2007年起就职于广岛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沿海灾害评估与预测、沿海洪涝风险评估与管理、可再生能源资源(风、浪、潮汐)评估与规划、气候变化对沿海灾害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影响、城市气候、水资源管理等。他参与过许多跨学科项目,发表论文109余篇(其中SCI论文77篇),担任《海洋科学与工程杂志》、《海洋科学前沿》、《可持续地平线》、《海洋系统工程》和《AIMS地球科学》等杂志的编委。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1、论文未曾在国内外杂志或会议上发表
2、稿件写作必须使用英文,并严格按照模板要求排版。
3、投稿通道: https://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coe2025
4、接受全文和摘要,全文发表的作者会被邀请到现场做口头报告交流,文章会发表到论文集中;只提交摘要的作者也会被邀请到现场做报告交流但是摘要本身不会发表。
5、文章不能少于8页,文章超过12页的部分将收取超页费用。

全文模板下载:Latex | Microsoft Word Template

摘要模板下载:Abstract_Template.docx

 

注册指南

  全文 摘要 听众
常规 4000CNY 2900CNY 2200CNY
学生 3800CNY 2700CNY 2000CNY
超页费/每页 360CNY    
一日游 580CNY 580CNY 580CNY

*4月30日前,注册费享受85折优惠。
听众:https://confsys.iconf.org/register/iccoe2025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coe@iee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