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欢迎来到日本京都,参加将于2025年12月4日至6日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控制与机器人大会(ICCR 2025,官网:www.iccr.net)。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此次盛会,届时将汇聚一批杰出的研究人员、实践者和学者,共同交流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推动控制系统与智能机器人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

智能机器人融合了多种理念、学科与技术,打造出多样化且协作的实用设备、操控器和自主系统。这些系统服务于广泛的人类群体,从制造设备到在复杂多变环境中运行的医疗和远程操控器。控制技术是这些系统的核心,为机器人开发者提供制定策略和优化方案的工具,以实现其机器人项目的目标。

本次大会是与世界顶尖专家及充满活力的年轻研究者跨越传统学科界限交流思想的绝佳平台。大会将为解决多学科挑战提供契机,这些挑战只能在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中得到有效应对。我们特别重视为参会者提供指导机会,强烈鼓励大家充分利用此次盛会。通过这次高端聚会,我们相信您将有机会分享控制与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我们有信心,积极参与的学者将收获富有洞见和启发的讨论,并享受向全球观众展示研究成果的宝贵机会。我们衷心希望ICCR 2025的成功将年年递增,汇聚来自全球及各大国家的参会者。

谨代表大会领导团队,期待在风景如画的京都欢迎您的到来,愿ICCR 2025成为一场鼓舞人心、富有成效且愉快的盛会。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出版:

所有提交的论文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被录用的论文将发表在ICCR 2025会议论文集。

 

检索历史:

ICCR 2024 Proceedings | ISBN: 979-8-3315-1815-8 | Archived in IEEE Xplore | Ei-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CR 2023 Proceedings | ISBN: 979-8-3503-0762-7 | Archived in IEEE Xplore | Ei-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CR 2022 Proceedings | ISBN: 978-1-6654-8641-5 | Archived in IEEE Xplore | Ei-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CR 2020 Proceedings | ISBN: 978-1-7281-7562-1 | Archived in IEEE Xplore | Ei-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CR 2018 Proceedings | ISBN: 978-1-5386-8243-2 | Archived in IEEE Xplore | Ei-Compendex & Scopus Index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专题一:系统设计与分析

  • 系统建模与辨识

  • 系统预测

  • 稳定性分析

  • 分布参数系统

  • 协同自动化系统

  • 混沌系统

  • 多智能体系统

  • 随机系统

  • 生物医学系统与生物系统

  • 复杂网络

  •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 信息物理系统

  • 交通运输系统

  • 工业系统

  • 基于智能体的系统

  • 认知系统

专题二:控制理论与应用

  • 最优控制

  • 模型预测控制

  • 过程控制

  • 非线性控制

  • 鲁棒控制

  • 变结构控制

  • 分布式控制

  • 分散式控制

  • 自适应控制

  • 数据驱动控制

  • 协同控制

  • 制导、导航与控制

  • 并行系统与并行控制

  • 故障检测、诊断与预测

  • 网络化控制系统

  • 嵌入式控制系统

专题三: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

  • 模糊逻辑系统与模糊控制

  • 神经网络与控制

  • 仿生计算

  • 智能优化

  • 人工免疫系统

  •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 计算金融与经济学

  • 遗传算法

  • 群体智能与优化

  • 进化计算

  • 强化学习

  • 自适应动态规划

  • 神经动力学

  • 脉冲神经网络

  • 认知与发展系统

  • 学习控制

专题四:机器人技术

  • 纳米与机电一体化系统

  • 机器人三维仿真与数学建模

  • 机器人环境感知

  • 可靠性、可扩展性与验证

  • 多机器人系统

  • 服务机器人

  • 机器人测试与验证软件

  • 机器人设计的离线仿真

  • 运动规划与学习

  • 人机交互

  • 人机接口

  • 无人飞行器

  • 智能自主系统

  • 智能传感器

  • 攀爬、爬行与步行机器人

  • 柔性机器人

专题五: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模式识别

  • 决策系统

  • 活动/行为识别

  • 支持向量机

  • 有监督与无监督学习

  • 图像/视频处理与分析

  • 图像/视频检索

  • 定位、导航与建图

  • 音乐合成与语音识别

  • 场景分析

  • 目标检测、跟踪与监控

  • 虚拟现实

  • 深度学习

  • 并行智能

  • 知识表示与推理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Dr. Subhas Mukhopadhyay, Professor · F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FIEE(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 FIETE(印度电子与电信工程师协会会士)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工程学院

    Subhas 拥有电气工程学士学位(荣获金奖)、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印度博士学位以及日本工程学博士学位。他在教学、工业和科研领域拥有超过36年的经验。目前,他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担任机械/电子工程教授,并负责机电一体化工程学位项目的学科领导工作。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智能传感器与传感技术、仪器仪表技术、无线传感器与网络(WSN)、物联网(IoT)、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以及无人机等领域。他已指导60多名研究生及200多名荣誉学位学生,并评审了80余篇研究生论文。 他作为共同发明人参与了14项专利的申请,发表了500多篇国际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撰写了10本专著、62个书籍章节,并编辑了20部会议论文集。此外,他还与Springer-Verlag合作编辑了45本书籍,以及40期期刊特刊。他曾以大会主席/联合主席或技术委员会主席身份组织了25场以上的国际会议,累计进行了455场学术演讲,包括主旨报告、邀请报告、教程及专题讲座。根据谷歌学术的统计,他的总引用次数为26,291次,h指数为83。 他是IEEE(美国)、IET(英国)和IETE(印度)的会士。他担任IEEE Sensors Journal的专题编辑,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 及 IEEE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BME) 的副编辑。他还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Smart Sens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的主编。他曾在2017年至2022年间担任IEEE Sensors Council的杰出演讲者,并现任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新南威尔士分会主席。

  • Dr. Li Zhang, Professor · FIEEE、FRSC、FAAIA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CUHK)

    Li Zhang 是香港中文大学(CUHK)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外科系荣誉教授。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设立的“机器人与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之一。 在2012年加入CUHK担任助理教授之前,他曾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IRIS)中,作为 Bradley Nelson 教授团队的博士后研究员、资深科学家及讲师工作。 Zhang 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小尺度机器人,从单个机器人到多机器人及机器人群体的研究,以及它们在转化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他作为通讯作者,已发表或合作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涵盖《Science Robotics》《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Matter》《ACS Nano》《AFM》《TRO》《IJRR》《SoRo》及《Annual Review of Control,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等顶级期刊。根据谷歌学术和Web of Science的统计,他的h指数分别为70和63。 他关于“人工细菌鞭毛”的研究成果被《吉尼斯世界纪录2012年版》收录为“最先进的医疗微型机器人”;他关于“磁性黏液机器人”的研究被评为“2022年香港十大创新科技新闻”之一。 Zhang 博士曾多次获得IEEE国际会议奖项,包括 NANOMED 2010、ICRA 2010、IROS 2012、Living Machines 2013、CASE 2020、ICARM 2020、3M-NANO 2021 和 MARSS 2022。他还获得了香港研究资助局(RGC)2013年“杰出青年学者奖(Early Career Award)”、2017年CUHK“青年研究人员奖”、2018年联合书院“青年学者卓越研究奖”、2019-20年度CUHK“卓越研究奖”以及2021/22年度RGC“研究学者奖(RFS Award)”。 他目前担任十余种国际期刊的编辑、副编辑或编委成员,包括《IEEE TRO》《IEEE/ASME T-MECH》《IEEE T-ASE》《IEEE T-MRB》《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Wiley)》《Biomicrofluidics(AIP)》《Research(SPJ/AAAS)》以及《Med-X(Springer)》等。Zhang 博士曾于2020年和2021年被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NTC)聘为“杰出演讲者(Distinguished Lecturer)”。 自2012年加入CUHK以来,他作为负责人或共同负责人,共主持超过26项竞争性科研资助项目,涵盖RGC(15个项目,包括Early Career Award、RFS Award、STG、RIF、EU-RGC、GRF、JLFS 和 PROCORE-HK JRS)、ITC(8个项目,包括MRP、Tier-2、Tier-3、PSTS 和 TSSSU)、裘槎基金会(3个项目,包括Croucher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深圳市科研资助项目。此外,他还是2个RGC协作研究基金(CRF)项目的共同负责人。 Zhang 博士是CUHK工程学院“杰出学者(Outstanding Fellow)”,并当选为IEEE会士(FIEEE)、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及亚太人工智能协会会士(FAAIA)。

  • Dr. Emily Cross, Professor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

    Emily 受过舞蹈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训练,于2023年春季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担任社会大脑科学教授。此前,她曾在班戈大学(威尔士)、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麦考瑞大学(澳大利亚)以及西悉尼大学的MARCS研究所(澳大利亚)担任教授职位。 Cross及其团队工作的核心特点是关注不同类型的身体化经验如何塑造我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感知他人的方式,涵盖多种经验领域。在其职业生涯中,Cross结合了强化学习范式与训练前后脑成像测量,深入理解经验依赖性脑及行为可塑性。她尤其因以下研究成果受到高度评价:(1) 利用专业舞者和训练范式识别身体化专业技能的神经特征;(2) 结合神经科学与表演艺术,提出身体化神经美学的新理论;(3) 揭示视觉学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神经认知基础新见解;(4) 开发创新的神经认知范式,探讨人类与机器人社交互动的机制及影响。 她的团队强调跨学科研究,通过连接技术、表演/视觉艺术以及生物与社会科学,促进多领域融合。除了搭建跨学科和多种研究方法的桥梁外,Cross还热衷于培养新一代科研人员,特别关注科研伦理的多重体现。

  • Dr. Juntao Fei, Professor · 河海大学,中国

    Juntao Fei 现任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电气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他获得美国阿克伦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行研究。他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与机器人技术、以及自适应控制。他是IAAM会士、Vebleo会士及IEEE高级会员。过去十年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30个科研项目,发表了300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出版了5本专著,其中220篇为SCI收录论文。他授权了115项发明专利。 Juntao Fei 积极担任多种国际期刊的副编辑,并担任多场国际会议的主席。他曾获中国“千人计划”引进专家称号,被Elsevier评为全球前0.05%的顶尖科学家及“中国高被引学者”。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会议投稿:

语言 : 英语是本次会议的官方语言;本次会议论文应仅以英文撰写和发表。

A. 全文(演讲和发表):被接受的全文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陈述,并在会议录中发表。

B. 摘要(仅演示文稿):会议将邀请接受摘要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演示,演示文稿将不会发表。

在线投稿链接: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cr2025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cr_conf@robotic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