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5年第十五届国际语言、文学和语言学会议(ICLLL 2025)诚邀学者、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共同探讨语言、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会议将于202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旨在提供一个平台,探讨传统语言理论、文学分析和文化阐释如何与现代语言技术、数字人文和当代文学批评的进步相交叉。ICLLL 2025由日本大妻女子大学主办,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协办。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推动语言和文学的不断发展,本次会议将强调将历史方法与创新方法和工具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诚邀投稿,探讨广泛的主题,从经典语言理论和文学传统,到计算语言学的前沿研究、语言研究中的人工智能,以及文学在塑造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本次会议将展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摘要和电子海报,探讨这些关键的交叉领域,促进跨学科合作,并鼓励以新视角理解不断发展的语言和文学世界。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如果你提交了全文,你的论文将通过两轮评审,包括初审和同行评审。通常,整个审查程序需要3-4周(或更长时间)。如果您的全文被接受,我们将向所有作者发送正式的接受通知,以及文章评审表。请注意会议秘书的电子邮件。

提交的文章将由会议委员会审查,并将在以下期刊上发表被接受的论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IJLLL)
索引: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CNKI.
ISSN: 2382 - 6282
季刊
DOI: 10.18178/IJL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IJSSH)
索引:Google Scholar,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Digital Library, Crossref, DOAJ, doi System and ProQuest.
ISSN:2010-3646
季刊(自 2019 年起)
DOI: 10.18178/IJSSH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1. 古典文学理论与现代批评的融合
亚里士多德诗学在当代文学分析中的现实意义
现代叙事学:重温结构主义及其未来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古典文本
神话在当代文学中的作用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演变
比较文学批评:传统与创新
2. 语言与技术:为新的语言学范式铺平道路
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对语言理论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语言翻译和口译中的作用
语音识别与计算语言学
语言学习与技术:自适应系统与应用
技术对语言演化的影响
通过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语言保护
3. 文学、社会与身份:探索现代话语
文学在塑造文化身份中的作用
性别、性取向、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与权力
移民文学:跨国叙事
全球文学中的种族与族裔表征
文学与政治行动主义的交汇
探索作者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
4. 通过跨学科方法推进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汇
神经语言学:连接脑科学与语言
语言学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作用
全球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学方法
语言与记忆:认知语言学视角
实验语言学:方法与洞见
5. 文学运动及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浪漫主义及其对当代文学的持续影响
极简主义在文学中的兴起
魔幻现实主义在21世纪的复兴
生态批评与新兴文学景观
探索非洲和亚洲文学的全球影响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Yi Zhang · 西北工业大学

    Prof. Yi Zhang是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已发表87篇研究论文,并主持了7项国家级项目。她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在中国和瑞典担任多个学术职务。 演讲题目 “科技赋能下的中国语言教育创新发展”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现代科技与语言教育的融合,重点关注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案例研究,本研究追溯了英语教育从传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考试”阶段向当代“英语应用”阶段的转变,强调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本研究重点介绍了利用科技的创新课堂实践,例如人工智能辅助的论文比较、SPSS驱动的数据分析、在线访谈和多媒体演示。学生参与了包括视频影片总结、反思性日记和短片制作在内的关键任务,将语言技能置于数字框架的语境中。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教学模式转变与其社会政治轨迹相契合,将英语定位为全球对话的桥梁。尽管政策方面的进步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而易见,但诸如地区差异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影响等挑战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未来的改革必须协调实用语言能力、文化认同和伦理意识,以培养既能参与全球事务又具有文化根基的学习者。 关键词:现代科技;语言教育;英语演变

  • Prof. Mingyue Gu (Michelle) · 香港教育大学

    Prof. Mingyue Gu (Michelle)于2018年加入香港教育大学,此前于2012年至2017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者,顾教授探索语言和符号学在个体与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她的研究融合了社会语言学、批判性探究和话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她构建了理论框架,以推动多语言、语言认同与伦理自我形成、第二语言学习动机以及语言、文化和族裔之间的互动等领域的研究。Prof. Mingyue Gu (Michelle)是一位著作颇丰的学者,在语言学和语言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许多著作。她是一位活跃的研究者,在争取外部研究资助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例如优配研究补助金(5项首席研究员;5项共同研究员)、创新办资助的公共政策研究项目以及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研究与发展)项目(2项首席研究员;3项共同研究员)。她参与了两个世界大学网络项目,并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广泛合作。Prof. Mingyue Gu (Michelle)于2022年荣获香港教育大学校长个人研究杰出奖,于2017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杰出研究奖,并于2015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青年研究员奖。她是香港人文学院当选院士,并被斯坦福大学列为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科学家之一。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要求
语言:英语是会议的官方语言;论文只能用英语书写和呈现。

口头报告、文章出版(全文):
如果您考虑发表论文,请投稿全文。
所有提交的文章都应是以前未发表的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提交会议的文章不应考虑在其他地方发表。文章应遵循期刊模板,并接受审查和编辑。

仅口头演示、不出版(摘要):
如果您只想在ICLLL2025进行口头陈述,而不需要出版,那么您只能提交摘要。

请使用相应的模板编辑您的论文。论文模板将被视为审查部分之一。
每篇论文至少应为5整页,额外页数(>5页)将收取费用。

IJLLL模板下载:https://iclll.org/IJLLL_template.doc
IJSSH模板下载:https://iclll.org/IJSSH_template.doc


投稿方式(二选一):
1. 线上投稿: https://www.zmeeting.org/submission/ICLLL2025
2. 邮箱投稿: iclll@academic.net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lll@academ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