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光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光电子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关注日益增加,如何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道路,架起连接世界与中国的光电之桥,是全球光电大会(OGC)诞生的初衷。

2025年第十届光电子全球会议(OGC)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2日在中国深圳举办,与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同期举行。OGC 2025由IEEE光子学会广东分会主办IEEE 光子学会提供技术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暨南大学、光纤和光缆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东省集成光电子之感重点实验室承办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光通信产业联盟(LSA)共同联合协办

全球光电大会(OGC)结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托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这个全亚洲最大的光电展览平台,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个直属IEEE的全球光电学术会议。并广泛邀请光电领域的国际学者、研究家、从业者等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光电行业的新发展,新观念和新技术以及整合各研究方向从而引导更深层、更广泛的光电技术应用。

本届OGC大会将设10个专题,涵盖光学、光通讯、激光、红外、光纤传感等多个子专题研究方向。欢迎来自大学、科研院所、军工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的专家、科研人员、生产人员、博士生、硕士生及企业管理人员和商业人士参会。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经过严格的审稿流程,所有录用,注册并且在会上做完报告的论文都将由IEEE出版到国际会议论文集中,收录到IEEE Xplore, 并送检EI CompendexSccopus.

 

Honorary Chairs

Qikun Xue, 南方科技大学
Xiancheng Yang,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席

 

General Chairs

Baojun Li, 暨南大学
John Dudley, 法国 弗朗什孔泰大学
Qihuang Gong, 北京大学
Chennupati Jagadish, Past President, 美国 IEEE 光子学会
David Neil Payne, 英国 南安普顿大学

 

Program Chairs

Xia Yu,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ze Y. Set, 日本 东京大学
Anna Peacock, 英国 南安普顿大学
Ken Oh, 韩国延世大学
George Humbert, 法国 CNRS
Neil Broderick, 新西兰 奥克兰大学
Xiang Zhou, 美国 谷歌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S1. 激光技术

中红外激光器

超快激光科学与技术

激光制造

高强度激光和高场现象

量子电子学与激光科学

量子信息与测量

生物医学和治疗激光应用

激光光谱学和显微镜

光纤激光器和应用

波导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和LED

等离子技术

 

S2. 光通信与网络

光学和无线网络的集成

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子集成电路

量子通信

水下光学系统

光网络的设计,控制和管理

光网络中的能源效率

无源光网络

高速光LAN和千兆以太网

激光器和光子元件

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新架构

新光纤技术

光调制和信号处理

光接入网络

光网络性能建模

光网络支持云计算

服务质量。 未来网络的光网络

光网络的可靠性和保护

光放大和传感

光控制平面(ASON,GMPLS,OpenFlow,SDN)

 

S3.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技术与应用

红外探测器材料和设备

红外摄像机和系统

红外探测器和成像应用

用于红外和中红外激光的半导体材料

新型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应用

用于光伏的新型红外材料

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技术

测试和模拟技术

目标和大气传输的环境特征

应用于遥感,导航,通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药和工业检测

智能和光纤传感器

无损检测和评估

近,中,长波长系统

 

S4. 量子光学与信息

结构光设计

光学仿真技术

智能驾驶中的光学技术及应用

免介质光场全息技术

AR VR技术及应用

光波导技术

阵列与全息光波导

全息光栅

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技术

微透镜技术及应用

超精密光学制造和设备

测试超精密光学表面和设备

超精密自由曲面设计,制造和测试

大透镜和反射镜的制造和测试

微纳米光学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光学薄膜涂层和测试

复杂形状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光学制造和测试

光电子元件和模块集成制造

 

S5. 光纤技术及应用

光纤的设计,制造,表征和布线

特种纤维

微结构和纳米结构纤维

光纤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

光纤设备和应用

光纤放大器

光纤激光器

光纤传感器

水下光学系统

 

S6. 光电器件及应用

毫米,亚毫米和远红外探测器和仪器

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和成像技术

有源和无源光学传感的组合

低温光学技术

自适应光电子学

验光

计算光学传感和成像

光学仪器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光学

光谱学,成像和计量学

光折变效应,材料和器件

光学材料与器件

光物质相互作用

应用工业光学

超过400G的数据中心光学器件

 

S7. 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学光学

临床和转化生物光子学

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和分析

光学层析成像和光谱学

心脏光遗传学

体内无标记光谱学

光声层析成像或显微镜,声光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源,系统和应用

非线性显微镜,相干拉曼散射显微镜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

生物医学光学光谱学和成像:系统和应用

组织光学

光学捕获和操作,以及它们在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

激光器,超连续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S8. 数据中心光互联与光网络

应用于数据中心光互联和光网络的:

光收发模块

收发器架构和调制技术

子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前向纠错编码

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

光子集成

高级联合封装和板载光学器件

网络控制和管理

SDN 和 NFV

建模和监控

数字孪生

AI 和 ML

 

S9. 硅光子学

用于光通信的硅光子学

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硅光子学

用于激光雷达和光学传感器的硅光子学

用于微波光子系统的硅光子

用于生物传感的硅光子学

用于神经网络和AI计算的硅光子学

基于硅光子学上其他材料的新型光电器件的创新

基于Silicon Photonics的集成和共封装技术

硅光子器件的设计,建模,制造

 

S10. 计算成像

计算成像反问题理论

散射成像和非视线成像

超快 3D 成像

多波段成像和计算成像光谱学

微纳光学与计算成像

同步辐射衍射成像技术

电子衍射显微镜

计算成像的前沿问题

 

特别分会:

T1. 中红外激光器及其应用

光谱成像和传感

医疗应用

OLED 显示器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硅基液晶

微型 LED

薄膜晶体管和有源矩阵

AR/VR

固态照明

3D 显示器

显示器打印技术

新兴技术

 

T2. 海洋光子学

水下光通信

海洋光子传感与监测

可持续发展光子学

海洋光学成像

海洋光子新技术

 

T3. 光电子 EDA 软件

太赫兹超材料

CW THz 源和探测器

太赫兹光谱学

强太赫兹源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太赫兹在安全和国防中的应用

太赫兹成像

太赫兹设备、元件和仪器

太赫兹非线性

太赫兹系统和天线

 

T4. 先进光学光刻的新兴技术

极紫外 (EUV) 光刻技术

EUV/DUV 光源的新兴技术

计算光刻技术

计量和过程控制

下一代光刻材料

超紫外/紫外光刻光学

 

T5. 光通信与传感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光无线通信

量子通信

激光雷达技术

光学传感器

集成光子学

太赫兹通信

 

研讨会:

W1. 光纤升级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传感

微结构光纤

后土掺杂芯光纤

有源光纤

无源光纤

偏振维持光纤

锥形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光纤陀螺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

复合玻璃纤维

中红外光纤

多芯光纤

高非线性光纤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Hongbo Sun · 清华大学

    Hong-Bo Sun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电子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0年,他在日本德岛大学卫星创业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04年,他被聘为吉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2017年至今,他一直在清华大学工作。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超快光电子学,特别是激光纳米加工和超快光谱学:在纳米尺度上制造各种微光学、微电子、微机械、微光电子、微流体元件及其集成系统,并探索飞秒时间尺度上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器件和低维量子系统中光子、电子、声子和表面等离子体的超快动力学。迄今为止,他在以上领域已发表300余篇科学论文,根据ISI检索报告,这些论文被引用超过10000次。他目前担任《光学快报》(OSA)、《光:科学与应用》(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学通报》(Springer)的编辑,以及《纳米尺度》(RSC)和《显示与成像》(Old City Publishing)的编委。

  • Tomasz R. Wolinski · 波兰 华沙理工大学

    Tomasz R. Woliński 于 1985 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 年获得物理光学理学博士学位。他自 2002 年起担任物理学教授,自 2020 年起担任华沙理工大学光子技术重点研究领域负责人。他合作撰写了 380 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h=26)、7 项专利(美国、加拿大、波兰)、7 篇评论章节(《光学进展》、《光学工程百科全书》、《Wiley》、《Springer》、《Woodhead Publishing》);SPIE 会士(2004 年)、Optica 高级会员(2022 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盟成员:激光物理和光子学(2025 年);波兰光子学会自 2008 年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主席,波兰光子学快报出版商自 2009 年起波兰科学基金会光子液晶光纤领域硕士项目获奖者(2009年)。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太赫兹液晶光子学、光子(液晶)光纤和纳米结构、光纤中的偏振现象、基于光纤的光流体学以及光纤传感器和系统。

  • Philip Russell · 德国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Philip Russell是德国埃尔朗根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所长,并担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实验物理学克虏伯讲席教授。他于1976年在牛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M.A.)和哲学博士学位(D.Phil.)(1979),随后在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研究实验室和大学工作。他的研究兴趣广泛,涵盖周期性结构材料中的光行为、非线性光学、波导、光纤及其应用。他已发表600多篇论文,并作为共同发明人参与了37项涉及光子学诸多领域的发明或专利。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OSA)的院士,并因其研究成果荣获多项国际奖项,包括2005年欧洲科学柯尔伯奖、2005年英国物理学会托马斯·杨奖以及2000年美国光学学会约瑟夫·弗劳恩霍夫奖/罗伯特·M·伯利奖。他于 2007 年至 2009 年担任美国光学学会理事,2005 年至 2006 年担任 IEEE-LEOS 杰出讲师,并荣获皇家学会/沃尔夫森研究功绩奖。

会议历史 Conference History 05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摘要投稿

摘要投稿仅做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摘要投稿将不会被发表出版。

摘要模板下载

全文投稿

全文投稿将邀请作者到会议现场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全文长度要求2-5页。超出5页的部分每页会收取额外的版面费。

全文模板下载

请访问EasyChair投稿系统将您的稿件投稿至系统: 点击访问EC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nfo@ieeeo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