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回复审稿意见是论文发表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一份高质量的回复信不仅能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几率,还能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严谨、专业的良好印象。它不仅仅是针对问题的答案,更是一次展现你科研素养和沟通能力的绝佳机会。


核心原则:专业、礼貌、具体、有据

在开始撰写回复信之前,请牢记以下四个核心原则:

  1. 专业(Professional): 即使遇到尖锐或误解性的意见,也要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情绪化或带有攻击性的语言。

  2. 礼貌(Polite): 始终使用尊重和感谢的语气,即使你不完全同意某个意见。审稿人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审阅你的稿件。

  3. 具体(Specific): 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给出具体的回应和修改说明,不要泛泛而谈。

  4. 有据(Evidenced): 所有的修改和解释都应基于事实、数据或清晰的逻辑。如果涉及到引证文献,务必准确无误。


撰写回复信的步骤与技巧

1. 感谢与态度端正(开篇明志)

  • 开场白: 首先,对审稿人(以及编辑)为你的论文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 积极回应: 明确表示你认真阅读并虚心采纳了他们的宝贵建议,并已对论文进行了认真修改。

    • 示例: "We sincerely thank the reviewers for their insightful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which have significantly helpe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manuscript."(我们衷心感谢审稿人富有洞察力和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稿件的质量。)

2. 逐条回应(条理清晰是关键)

这是回复信的主体部分,务必做到逐条、清晰、完整地回应每一位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

  • 分点列出: 对每位审稿人的意见进行编号,并逐一列出。通常的做法是:先引用审稿人的原文意见,然后紧接着给出你的回复。

    • 审稿人意见原文: "Reviewer 1, Comment 1: The introduction lacks a clear statement of the research gap."

    • 你的回复: "Response to Reviewer 1, Comment 1: We agree with this valuable comment. We have revised the introduction (lines 50-55) to clearly articulate the research gap by highlighting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novelty of our approach. Please see the revised text highlighted in blue in the manuscript."(回应审稿人1,意见1:我们同意这项宝贵的意见。我们已经修改了引言部分(第50-55行),通过突出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和我们方法的新颖性,清晰地阐明了研究空白。请参阅稿件中用蓝色高亮显示修改的部分。)

  • 详细说明修改:

    • 明确指出修改位置: 告知审稿人在论文的哪个部分、哪一行进行了修改(例如,"Page 3, lines 78-82" 或 "Section 2.1, paragraph 3")。

    • 具体说明修改内容: 不仅仅是“已修改”,要简要说明你是如何修改的。如果篇幅允许,可以引用修改后的关键语句。

    • 使用颜色标记: 在修改后的论文中,用不同颜色(例如蓝色或红色)高亮显示所有修改的部分,以便审稿人一目了然。这是非常高效且友好的做法。

  • 解释不同意见: 如果你对某个意见有不同看法,可以礼貌地解释你的理由,并提供支持性的论据(例如,补充数据、引用文献)。

    • 示例: "We appreciate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to include X analysis. However, based on [理由,如:实验条件的限制/现有文献不足以支持/与本文主旨不符], we believe this analysis might be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current study. Nevertheless, we acknowledge its potential value and have added a sentence in the discussion section (lines 200-202) to suggest this as a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我们感谢审稿人建议加入X分析。然而,基于[理由],我们认为这项分析可能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尽管如此,我们承认其潜在价值,并在讨论部分(第200-202行)添加了一句话,将其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 区分审稿人意见: 如果有多位审稿人,务必清晰地标明每条意见来自哪位审稿人,避免混淆。

3. 附带文件与细节(方便审稿人)

  • 修改稿(Revised Manuscript): 上传一份修改后的完整稿件。

  • 带修订痕迹的稿件(Track-changes Version): 通常,期刊会要求你提供一份带有修订痕迹(例如Word文档的“修订”模式)的稿件,让审稿人能清楚看到所有修改之处。

  • 所有图表文件: 如果图表有修改,确保重新上传最新的图表文件。

4. 再次感谢与期待(礼貌收尾)

  • 再次感谢: 在回复信的结尾再次表达对审稿人和编辑的感谢。

  • 期待: 表示期待他们的进一步反馈。

    • 示例: "We hope that the revisions have adequately addressed all concerns and that the manuscript is now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your esteemed journal.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我们希望这些修订能充分解决所有顾虑,并且稿件现在适合在您尊贵的期刊上发表。再次感谢您的时间和考虑。)


额外小贴士

  • 时间管理: 尽早开始回复,不要拖到截止日期前。给自己留足时间认真修改和润色回复信。

  • 团队协作: 如果是多作者论文,所有作者都应参与回复信的撰写和审阅,确保意见统一。

  • 润色: 回复信的语言也应专业、地道。如果英文非母语,可以请母语为英语的同事或专业润色服务进行校对。

  • 积极心态: 把审稿意见看作是提升论文质量的绝佳机会,而不是对你工作的否定。

一份优雅高效的回复信,是科研素养的体现,也是你论文成功发表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