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k Rejection (编辑拒稿) 是每位研究者在学术生涯中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虽然令人沮丧,但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是提高未来投稿成功率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Desk Rejection。
什么是 Desk Rejection? Desk Rejection 指的是您的论文在没有被送去进行同行评审(Peer Review) 的情况下,直接被期刊的学术编辑(Editor)拒绝。
虽然收到拒信总会失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高效的“失败”。相比于等待3-6个月的漫长审稿后被拒,编辑在几天或一两周内就给出决定,极大地节省了您的宝贵时间,让您可以更快地修改并转投到更合适的期刊。
Desk Rejection (编辑拒稿) 的常见原因清单
编辑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稿件,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守门人”,快速筛选出那些最具有潜力、最适合本期刊的稿件送审,以保护审稿人宝贵的、无偿投入的时间。以下是导致稿件无法通过“编辑初审”这一关的最常见原因:
第一类:战略性/根本性问题 (通常最致命)
1. 范围不匹配 (Mismatched Scope) - 最常见的原因! 这是编辑拒稿的第一大原因。您的研究可能非常出色,但其主题与期刊的宗旨、定位和读者群完全不符。
2. 缺乏足够的新颖性或重要性 (Lack of Novelty/Significance) 您的研究可能没有错误,但编辑认为它只是对现有工作的微小补充,贡献不足,无法引起期刊读者的广泛兴趣。
3. 存在明显的科学性缺陷 (Obvious Scientific Flaws) 编辑本身就是领域专家,他们可能在快速浏览后就发现了您研究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或逻辑推导中存在致命伤。
第二类:技术性/呈现性问题 (通常可修正)
4. 语言和写作质量差 (Poor Language & Writing Quality) 如果稿件中充斥着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专业术语使用不当以及逻辑不清的句子,编辑会认为作者态度草率,研究本身可能也同样粗糙。
5. 未遵循期刊的格式要求 (Failure to Follow Journal's Guidelines) 没有按照期刊的“作者须知”(Guide for Authors)来排版,例如参考文献格式混乱、图表不清晰、缺少必需的部分(如利益冲突声明)等。这暴露出作者的粗心和对期刊的不尊重。
6. 结构不完整或逻辑混乱 (Incomplete or Illogical Structure) 稿件缺少关键部分(如完整的文献综述),或者从引言到结论的逻辑链条不清晰,让编辑读起来非常费力。
7. 存在学术不端嫌疑 (Suspici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编辑在进行初步技术筛查时,查重软件(如iThenticate)报告的查重率(相似率)过高,或者图表有明显的P图、数据操纵痕迹。这是最严重的“红牌”行为,会被立即拒稿。
如何有效避免 Desk Rejection?
总结: Desk Rejection虽然令人沮丧,但它通常指向的是我们可以在投稿前就修正的问题。将每一次投稿都视为一次最严格的自我审查,确保您的研究不仅在科学上站得住脚,在呈现上也专业得体,就能大大增加成功通过编辑初审的概率。
上一篇
“零的突破”:211大学青年教师和其首位博士生,联合发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