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6年第九届机械制造与工业工程国际会议 (MMIE 2026) 将于2026年8月19日至22日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聚焦制造工程和精密工程的进展和发展。它涉及高精度复杂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测量以及光学应用等。
 
会议议程包括主题演讲、小组讨论、论文展示和海报展示,涵盖广泛的主题。本次会议将提供一个机会,重点介绍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索新兴和未来的增长领域。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所有投稿将经过同行评审,被接受的论文都将会在会议论文集中出版。

 

会议出版

Advisory Chairs
Ephraim Suhir,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Masayoshi Tonouchi,大阪大学,日本

Conference Chair
Hideaki Tsukamoto,法政大学,日本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1:机械与制造工程
机械与材料工程
航空航天系统与技术
应用力学与设计
生物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空气动力学
替代能源
自动化
复合材料
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
并行工程
设计与制造
能量转换系统
能源与热流体
能源管理
有限元分析
流体动力学
燃料与燃烧
绿色制造
传热传质
仪器仪表与控制
机械动力学
微纳米制造
固体与断裂力学
固体力学
摩擦学与逆向工程
 
2:工业工程
先进产品设计与开发
自动化控制
控制工程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决策理论
动态控制系统
工业设计
人因工程
信息处理与工程
智能系统
制造系统
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
CAD/CAM/CAE
工业摩擦学
运筹学
机器学习
 
3:精密工程与技术
精密设备
精密制造机械与技术
精密定位
精密理论与不确定度评定
精密工程光学计量
光学信号处理
纳米/微米器件的光学超分辨率测量
光电系统与光学仪器设计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形状与结构分析
精密工程中的自适应工艺规划与质量控制
先进三维数字化加工
先进切削技术
先进模具/成型与聚合物加工
先进图像处理与应用
先进机床与元件
高精度加工
高速精密加工
人机协作与脑机接口机器人在精密装配中的应用
图像采集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加工控制
机械光子工程与光学应用
微纳米技术
功能表面微加工
微系统与机械元件
微纳米坐标测量与仪器
微纳米加工与成形
现代光学与精密测量仪器
多维信号处理
计算成像
控制与机电一体化
信息物理生产系统
变形与应变测量
数字化制造
尺寸测量与仪器仪表
能量束加工
成形
绿色制造
无损检测与仪器仪表
非传统加工与增材制造
非传统制造工艺
信号识别
表面测量与表征
时频信号分析
超/纳米精密制造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Tomonori Kato · 日本法政大学

    Prof. Tomonori Kato 现任法政大学理工学部机械工程系正教授。2004年与2007年分获东京工业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7年取得日本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工程师资格(P.E. Jp)。 2004至2010年任东京都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助理教授,2010至2024年历任福冈工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2018学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任客座副教授。2025年4月起兼任巴基斯坦瓦尔大学客座教职。 研究方向包括控制工程、精密工程及气动技术,为日本机械学会、精密工学会、计测自动控制学会、日本流体动力系统学会及日本专业工程师协会会员。

  • Prof. Takahiro Namazu · 日本京都先端科学大学

    Prof. Takahiro Namazu 于1997年、1999年及2002年分获日本立命馆大学机械工程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2至2006年任兵库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机械系统工程助理教授,2007年晋升副教授。2010年入选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先驱研究项目"纳米系统与涌现功能"计划,开展面向未来半导体产业与健康护理的自蔓延放热纳米材料研究。2016年任爱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2019年加入京都先端科学大学任客座教授,2020年正式就任该校工学部教授。 现主要从事自蔓延放热材料等功能薄膜及其在微纳机电系统(MEMS)中的应用研究,同时致力于碳纳米管、硅纳米线等微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开发,聚焦纳米尺度尺寸效应机理解析。通过可靠性评估推动超长寿命微器件设计创新,已荣获20余项国际奖项,对微纳材料科学领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Prof. Takashige Omatsu · 日本千叶大学

    Prof. Takashige Omatsu(1983年获东京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千叶大学分子手性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涵盖非线性光学、固态与光纤激光器、奇点光学及超分辨光谱学等多个领域。近期聚焦于利用携带轨道角动量的结构光进行微纳加工,该研究将为超构表面、等离激元学、硅基光子学及纳米成像系统等前沿基础与创新应用开辟新路径。 已发表同行评审期刊论文200余篇,进行特邀学术报告200余场。现任《Journal of Nanophotonics》与《Phonics Review》主编,并担任环太平洋激光与光电子会议(CLEO Pacific-rim)指导委员会主席。为日本应用物理学会(JSAP)、OPTICA(原OSA)及SPIE会士,兼任韩国亚洲大学、中国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天津大学客座教授及台湾地区阳明交通大学讲座教授。

  • Prof. Shuai Yang · 中国重庆工商大学

    Prof. Shuai Yang 现任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2008年与2012年分获重庆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2017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22年12月起任重庆工商大学教授,2024年7月出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振动控制、制造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论文/摘要提交说明
1. 模板:https://www.mmie.org/submission.html
2. MMIE 2026 论文提交链接:https://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mmie2026
3. 全文(报告及出版)
被录用的全文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出版于会议论文集。
4. 摘要(仅报告)
被录用的摘要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报告内容将不予出版。
 
稿件准备说明
稿件长度至少为 8 页(建议 10 页,最多 20 页),包含所有图表、表格和参考文献。
被录用的全文将在出版前进行相似度检查。相似度超过 30% 的论文可能无法通过最终检查。
论文中的所有图表和表格均应为原创且未发表过。否则,作者必须提交“授权申请表”以供出版。
 
文章录用要求
文章的录用标准包括:
1. 文章应为原创作品,能够丰富特定学科领域的现有知识体系。原创综述文章和调查研究均可,即使未提供新的数据/概念亦可。
2. 报告结果未在其他地方提交或发表(但会议出版物的扩展版本可以提交)。
3. 实验、统计和其他分析应达到高技术标准,并进行充分详细的描述。
4. 结论应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并有数据支持。
5. 文章应以标准英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
6. 必须包含对相关已发表著作的适当引用。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mmie@cbe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