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6年第十一届计算机与通信系统国际会议 (ICCCS 2026)将于2026年4月17-20日中国武汉举行,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
 
ICCCS 是 2015 年至 2026 年的 IEEE 会议,起源于印度坎亚库马里,旨在成为展示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理论、实验和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的顶级论坛。第二届 ICCCS 于 2017 年 7 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第三届于 2018 年 4 月在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工业大学举行,第四届于 2019 年 2 月在新加坡举行。2020 年,受新冠疫情 (COVID-19) 的严重影响,ICCCS2020 成为首个线上会议,为所有作者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方便他们参加所有会议和活动。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期,约250位作者仍然满怀热情地参加了整个会议。随着2021年疫情好转,ICCCS2021在成都成功举办,同时,会议也提供了线上远程参会的方式,以确保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能够参与其中。2022年,ICCCS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2023年,由广州大学主办,共有300多名参会者参加。2024年,由长安大学承办的ICCCS 2024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ICCCS会议现已成为全球知名的会议,论文提交数量和参会人数逐年增加。凭借前九届的成功经验,我们有信心,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UESTC)的领导下,ICCCS 2026仍然会取得成功。组委会诚邀各位作者向 ICCCS 2026 提交原创稿件。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经过严格的审核,成功注册并报告的文章将会出版在会议论文集,收录于数据库,并被EI核心以及Scopus等知名数据库检索。

 

组委会

Conference Chairs
Zhi Chen,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Qingchun Chen, 广州大学,中国
Yisheng An, 长安大学,中国
 
Program Chairs
Hongfang Yu,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Gang Feng,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Hong Jiang,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计算机科学:
软件工程与知识工程
计算机体系结构
数据库
分布式存储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算法
图像与视频处理
移动计算、可信计算、智能计算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生物医学信息学与计算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
网络安全与密码学
大型语言模型、大型模型
 
通信:
通信理论
无线与移动通信
通信信号处理
认知与智能通信
微波与太赫兹通信
卫星通信与天地一体化网络
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 (IoT)
天线与传播
集成传感与通信 (ISAC)
语音、图像与视频处理
射频、微波与毫米波电路与器件
光通信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Dusit (Tao) Niyato · 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IEEE会士,IET会士 校长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Prof. Dusit (Tao) Niyato 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他分别获得泰国蒙固国王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移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边缘智能、量子计算与网络,以及激励机制设计。

  • Prof. Tony Quek ·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Tony Q.S. Quek教授先后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教授,兼任信息系统技术与设计学系(ISTD Pillar)主任及新科大-浙大创新设计联盟(SUTD-ZJU IDEA)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处理、网络智能及物联网技术。 Quek教授长期担任国际会议组织工作,多次担任分会主席及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现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SPCOM技术委员会选举委员。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执行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及《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编委。2013年与2016年先后于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著《Small Cell Networks: Deployment, PHY Technique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及《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Principl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其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Philip Yeo Prize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Research、2010年IEEE Globecom最佳论文奖、2012年IEEE William R. Bennett Prize、2016年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Young Author Best Paper Award、2017年CTTC Early Achievement Award、2017年IEEE ComSoc AP Outstanding Paper Award,并入选2017年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任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r,兼具IEEE Fellow身份。

  • Prof. Kaibin Huang · 香港大学

    Prof. Kaibin Huang 先后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获工学学士学位,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后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师从Jeff Andrews教授与Robert Heath Jr.教授。 受韩国全球领先通信产业的吸引,Prof. Kaibin Huang 于2009年在延世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开启其终身教职轨助理教授生涯,期间于2011年获杰出教学奖。2012年转赴香港,先后任职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2012-2013)及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2014年至今),现为香港大学终身正教授并担任副系主任。 Prof. Kaibin Huang 已发表90余篇IEEE期刊论文,拥有14项美国专利。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于2019-2021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获IEEE通信学会多项论文奖,包括2021年最佳综述论文奖、2019年最佳教程论文奖、2019年亚太杰出论文奖、2015年亚太最佳论文奖,以及IEEE GLOBECOM 2006和IEEE/CIC ICCC 2018最佳论文奖。2021年因"对无线供电通信与多天线通信的贡献"当选IEEE会士。现任IEEE通信学会及IEEE车辆技术学会杰出讲师。在香港科研领域,荣获研究资助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2021年度)资助,该跨学科顶尖资助计划每年仅遴选10名学者。 长期活跃于通信领域旗舰会议组织工作,曾担任IEEE Globecom 2017无线通信研讨会联席主席、IEEE GLOBECOM 2014通信理论研讨会主席,以及IEEE PIMRC 2017与IEEE CTW 2023/2013技术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 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执行编辑、《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副编辑、《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领域编辑及指导委员会成员。曾任《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编委,并主持策划IEEE JSAC、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多期特刊。

  • Prof. Zhang Yingjun · 香港中文大学

    Prof. Zhang Yingjun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教授。她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信号处理,以及人工智能在通信与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现任IEEE通信学会理事会成员(Member-at-Large)、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指导委员会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及IEEE SmartgridComm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EEE Open Journal of the Communications Society创刊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执行编委会主席,长期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编委,并主持策划IEEE JSAC、IEEE IoT Journal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多期特刊。多次参与组织IEEE GLOBECOM、ICC、VTC、SmartgridComm等顶级会议,曾任IEEE通信学会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委员会创始主席。 作为合作研究者荣获2021年及2014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论文奖、2013年IEEE SmartgridComm最佳论文奖、2011年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2006年作为工程科学领域唯一获奖者,荣获香港科学学会颁授香港青年科学家奖。

  • Prof. Li Hongwei · 电子科技大学

    Prof. Li Hongwei 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6月获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Sherman Shen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与应用密码学。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Enabling Secure and Privacy Preserving Communications in Smart Grids》(Springer,2014)。现任《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及《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副编辑,曾担任《IEEE Network》《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特刊客座编辑。兼任ACM TUR-C技术研讨会联合主席。

  • Lecturer Yao Sun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Lecturer Yao Sun 现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师。在无线网络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发表多篇重要成果,曾获2019年IEEE国际通信会议(ICC)TAOS最佳论文奖、2022年IEEE物联网期刊最佳论文奖及第22届ICCT会议最佳论文奖。长期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ACCESS》《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等期刊审稿人。 现任UCET 2021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并担任VTC Spring 2022、WCNC 2020、CyberC 2019、ICCT 2019、ICICT 2020等多个国际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曾担任《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等国际期刊客座编辑。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1. 全文投稿为出版和参会需求
论文全文将受邀进行报告,并将在会议论文集中出版。
 
提交方式
线上投稿方式:https://www.easychair.org/account2/signin?l=3761904538106506894
请将您的全文提交至 Easy Chair 系统(仅限 .pdf 格式)
请先注册 Easy Chair 账户。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icccs_contact@vip.163.com
模板链接:https://www.icccs.org/submission.html
 
语言
英语是会议的官方语言;论文应仅使用英语撰写和发表。
论文篇幅限制
每篇论文通常应超过 4 页,包括所有图表、表格和参考文献。
 
额外页数
论文前 6 页免费,超过 6 页将收取 60 美元(每页)的额外页数费用。
 
2. 摘要仅供参会交流展示研究成果需求
本会议接受300-500字的摘要,并邀请作者进行现场口头报告,但摘要和报告内容均不予发表。
 
提交方式
线上投稿方式:https://www.easychair.org/account2/signin?l=3761904538106506894
请将您的摘要提交至Easy Chair系统(仅限.pdf格式)。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icccs_contact@vip.163.com
 
3. 同行评审程序
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将经过双盲同行评审流程,以确保学术诚信和客观性的高标准。评审员将根据以下标准评估论文:
原创性:论文必须提出新颖的想法、方法或发现。对现有工作的渐进式改进应具有实质性的附加价值。
相关性:研究必须符合会议主题,并对领域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技术质量:论文应技术完善,方法论恰当,数据分析准确,结论严谨。
清晰的表达:论文应条理清晰,英文清晰,并包含所有必要的图表和参考文献以支持内容。
 
4. 抄袭政策
会议秉持严格的反抄袭政策,以维护学术诚信。所有投稿论文将使用先进的抄袭检测软件进行筛选。以下行为严禁:
未经适当引用直接复制已发表的内容。
过度自我抄袭(重复使用自己已发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
错误引用观点或数据。
违反这些准则的作者将被拒稿,并可能被报告给其所在机构进行进一步调查。
 
5. 学术道德准则
会议致力于维护最高的出版道德标准。作者、审稿人和组织者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作者:只有对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作者才能被列为作者。投稿人必须已批准最终稿件。
利益冲突披露:作者必须披露任何可能影响其研究或其解​​读的潜在利益冲突。
数据透明度:作者应提供足够的详细信息和原始数据(如有要求),以便其他人能够重复该研究。
遵守指南:作者必须确保其投稿符合会议的格式、投稿和伦理要求。
提交论文即表示作者同意这些条款。任何违反这些伦理标准的行为都将导致相应的处理,例如撤回论文或禁止其参加未来的会议。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ccs_contact@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