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交通与物流工程是一个跨学科领域,近年来在高效可持续交通系统需求日益增长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研究重点关注开发新技术和方法以优化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设计和实施新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服务需求。一些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规划与政策,以及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运用。这些发展助力创建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交通系统,造福个人和社会。

2025年第13届交通与物流工程国际会议(ICTLE 2025)将再次于2025年8月22-24日在中国澳门举办, 由澳门科技大学协办,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提供支持. ICTLE会议发起于2012年, 受到各大高校支持, 为增进各国交通与物流工程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分享研究经验, 探寻合作机会, 推动交通与物流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交流平台。我们诚挚的欢迎交通与物流工程方面的学者, 工程师, 学生等参加本届会议, 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所有注册并发表的论文将被IEEE出版,并被收录到IEEE Xplore,以及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等数据库。。 <IEEE Conference Record #67020>

 

组委会:

咨询委员会

Hai Yang,香港科技大学,中国

Paul Tae-Woo Lee,浙江大学,中国

Kun An,同济大学,中国

荣誉主席

Huajun TANG,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会议主席

Felix T. S. Chan,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会议联合主席

Xiaowen Fu,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征稿主题:
Track I: 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交通基础设施新技术(路面、桥梁)
Track II: 交通规划与管理
交通规划和政策
应急响应系统和技术
运输管理和运营
Track III: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及应用
交通流理论与应用
交通控制和干扰管理
更多主题请浏览: http://www.ictle.org/cfp.html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Hai Yang · 香港科技大学

    Prof. Hai Yang是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交通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交通研究》、《交通科学》和《运筹学》等顶级国际期刊,在交通领域的出版量和引用量方面均名列前茅。杨教授在其职业生涯中荣获众多重要奖项,例如2020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的弗兰克·M·马斯特斯交通工程奖和2021年弗朗西斯·C·特纳奖。此外,杨教授于2011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杨教授被中国教育部聘为长江讲席教授,并于2013年至2018年担任《交通研究》(TR)B部分:方法论版块的主编,该期刊是交通研究领域备受推崇的期刊。目前,他是《技术评论 B 部分》杰出编辑委员会成员和《技术评论 C 部分:新兴技术》科学委员会成员,并担任《交通科学》的顾问编辑。 演讲题目:An aggregate matching and pick-up model for mobility-on-demand Services 摘要:本演讲介绍了按需出行 (MoD) 服务市场的聚合匹配与接送 (AMP) 模型,重点研究通过匹配间隔和半径进行的匹配过程。该模型利用乘客需求率、车辆规模和匹配策略来估算驾驶员的空闲时间和乘客的等待时间。关键分析包括等待时间和空闲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市场密度的依赖性。AMP 模型统一了现有的匹配模型,展示了具体的应用,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简化为已知模型。仿真实验验证了 AMP 模型的性能,证明了其在按需出行 (MoD) 环境中的有效性。

  • Prof. Paul Tae-Woo Lee · 浙江大学

    Prof. Paul Tae-Woo Lee,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航运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硏研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17年度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他拥有英国卡迪夫大学博士学位。他曾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PA客座教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物流博士项目客座教授等。他目前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李教授经常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亚洲供应链(新加坡)和越南社会科学院(VASS)。李教授目前担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顾问,并在过去四年中发表了多篇关于海上互联互通、绿色航运走廊、可持续未来港口发展和智慧港口的报告。李教授已出版九部著作、200多篇期刊论文,并客座编辑了26本著名国际期刊的特刊。他曾担任供应链、物流、贸易和海运领域两本国际期刊的主编,目前担任《交通运输研究E部分》的副主编。他还是爱思唯尔中国交通运输丛书(Scopus索引)和Anthem供应链管理、海运和物流丛书(Scopus索引)的编辑。李教授自1992年国际海洋经济学家协会(IAME)成立以来,一直担任其增选副主席、秘书及理事会成员。他是亚洲物流圆桌会议(成立于2007年)、长江科研创新带(成立于2017年)的创始成员,以及全球研究网络-一带一路(成立于2016年)的创始成员兼秘书长。

  • Prof. Kun An · 同济大学

    Prof. Kun An,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2014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9年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研究所担任讲师、高级讲师。其研究领域包括考虑随机需求的交通网络设计、物流系统管理与设计、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已出版2部著作章节,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BCD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40余篇同行评议论文。获得多项科研项目,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Discovery项目,并担任交通领域顶级期刊、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Discovery项目和Linkage项目的审稿人。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文章模板

 

文章需按模板排版。
Word Template

Latex Template

Call for Papers

 

论文提交


作者可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或者邮箱投稿。避免重复投稿,请只选择一种方式

Electronic Submission System

E-mail: ictleconf@126.com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tleconf@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