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欢迎参加2026年第十一届计算智能与应用国际会议 (ICCIA), 此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海南大学联合主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承办,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承办,将于2026年8月14-16日山东青岛举办!
 
ICCIA 是一个专门探讨计算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和混合系统)理论和应用的同行评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目标是为科学界和产业界提供一个平台,以便探讨运用两种或多种传统技术和计算智能技术的创新理念。
 
ICCIA 欢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模式识别、混合智能系统、符号机器学习、统计模型、图像/音频/视频压缩与检索等领域的原创作品。ICCIA 尤其鼓励提交融合两种或多种领域的创新理念,例如神经模糊、神经符号、神经进化、神经模式识别、模糊进化、进化符号、模糊进化、进化符号等。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如前几届会议一样,所有经过审核接收的文章将被出版在会议论文集, 之后提交 IEEE Explore, 并提交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模糊理论与系统
模糊系统
模糊逻辑与模糊集合论
模糊神经进化粗糙杂种
模糊粗略的数据分析
模糊优化与设计
模糊决策
模糊系统建模与识别
模糊数学
模糊系统架构和硬件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图像处理
模糊控制和系统
模糊数据挖掘与预测
模糊信息处理
模糊的人机界面
模糊的互联网和多媒体
用词进行模糊计算
模式识别
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免疫系统
人工生命
联想记忆
脑成像和神经信息处理
脑计算计算神经科学接口
联结主义理论和认知科学
分级系统
认知系统和应用
神经系统的数学建模
神经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
神经网络
神经动力学分析
神经动力学优化和自适应动态规划
学习规则与方法
有监督无监督和强化学习
入侵检测与故障诊断
嵌入式神经系统
分布算法的估计
时间序列分析

进化计算
蚁群优化
共同进化和集体行为
组合和数值优化
约束和不确定性处理
差分进化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的进化计算
动态和不确定环境中的进化计算
进化计算机视觉
进化数据挖掘
进化设计
进化游戏
进化智能代理
进化学习系统
进化机器人
经济金融和市场营销中的进化技术
可进化的硬件和软件
进化的神经网络和模糊系统
粒计算
混合优化算法
混合智能系统
机器人和控制应用
群体智能
进化计算理论
分子和量子计算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Huanhuan Chen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rof. Huanhuan Chen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获Dorothy Hodgkin研究生奖学金资助)。2008年至2012年先后任职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与利兹大学。 其博士论文《神经网络集成中的多样性与正则化研究》获2011年IEEE计算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全球唯一获奖者)及2009年英国计算机学会杰出博士论文奖(亚军)。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的贝叶斯机器学习研究成果"概率分类向量机"荣获2009年度IEEE神经网络汇刊杰出论文奖(2012年颁发,当年唯一获奖论文)。2015年获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青年研究者奖。 研究方向涵盖计算智能、统计机器学习、数据融合、神经网络、贝叶斯推理与进化计算等。

  • Prof. Sinno Pan · 香港中文大学

    Prof. Sinno Pan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务长讲席教授。2011年获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0至2014年任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数据分析部文本分析实验室主任。2014年以南洋助理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冠名助理教授)身份加入南洋理工大学,2019年与2022年分别晋升副教授与教授,2019年获授教务长讲席教授荣誉。2018年入选《IEEE Intelligent Systems》"人工智能领域十大新星"。 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及《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副编辑,在迁移学习与文本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

  • Prof. Kaizhu Huang · 中国昆山杜克大学

    Prof. Kaizhu Huang 致力于可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研究,现任昆山杜克大学终身正教授、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2004至2012年先后任职于富士通研发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亚太神经网络学会青年研究者奖。 已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30余篇,CCF-A类或IEEE/ACM汇刊论文60余篇,在重要人工智能会议获最佳论文(或提名)及图书奖约10次,近期荣获2024年IEEE ICDM十年高影响力论文奖。现任Elsevier计算机与信息系统(CSSI)主编,兼任《Pattern Recognition Journal》《Neural Network Journal》等6本国际期刊及丛书副编辑/顾问委员。受邀在50余个国际会议或研讨会作主旨/教程报告。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方式
所有稿件(不少于5页)均需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提交。新作者应在提交稿件前创建iConf账户。
或者,您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送至iccia_conf@163.com。
论文篇幅不得少于5页。论文篇幅限制为5页,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超出部分每页收费50元)。
提交的文章需不少于5页。超过5页的部分将收取论文超页费350元/页。
 
在线投稿系统:https://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cia2026
论文模板(LaTeX或Word模板):https://www.iccia.org/sub.html
 
同行评审
所有提交给ICCIA的稿件首先由组委会进行评审。在此阶段,如果稿件质量不够高或与会议主题不相关,则可能直接拒稿,无需同行评审。这种快速拒稿流程意味着作者可以迅速获得决定,无需等待评审过程。未被立即拒稿的稿件将送交2-3位独立审稿人进行同行评审。组委会将根据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和组委会的判断,对稿件做出最终决定。
 
论文准备
提交格式:所有提交的稿件必须符合会议论文集的格式要求。请使用提供的Word或LaTeX模板,切勿使用其他模板。
 
每份稿件必须为英文PDF格式,且首页包含以下内容:
 
(1) 论文标题,
(2) 所有作者的姓名和单位,
(3) 联系作者的邮箱地址,
(4) 论文的简短摘要(一段即可)。
 
伦理规范
作者应遵守出版伦理规范。伪造或捏造数据、剽窃(包括未正确引用而重复发表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盗用他人作品均属不可接受的行为。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对待,并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cia@zhcon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