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5年第九届教育数字技术国际会议 (ICDTE 2025)将于2025年12月21-23日在美丽的日本福冈举行,诚邀您莅临。ICDTE 2025 由日本九州大学主办,并得到德国明斯特大学和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的鼎力支持。
 
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行业专家和学生,共同探索教育数字技术的前沿领域。从人工智能学习工具到沉浸式环境和教育数据分析,ICDTE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交流、创新与合作平台。
 
我们欢迎您分享见解,展示研究成果,并与全球热衷于通过技术塑造教育未来的社群互动交流。
敬请关注主题演讲公告、投稿截止日期和会议日程更新。
期待与您在福冈相见!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所有投稿将至少由两位专家进行同行评审。被录用并注册的论文将发表于ICDTE 2025会议论文集,并提交至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教育软件与严肃游戏
教育软件体验
教育计算机软件
教育/严肃游戏
游戏化
学习视频
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
动画与3D系统
 
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
自适应教育系统
智能建模
智能辅导系统创作工具
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学习
基于代理的学习环境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系统架构
机器学习
学习分析与教育数据挖掘
教学代理
自然语言处理
2D/3D和立体显示与投影技术
3D创作
沉浸式/360°视频
沉浸式分析与可视化
多用户与分布式系统
多模态捕捉与重建
场景描述与管理问题
软件架构、工具包与工程
跟踪与感知
培训、教学、娱乐
 
数字化学习
电子学习项目与体验
混合式学习
移动学习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OOC)
远程学习
在线/虚拟实验室
虚拟大学
电子辅导与指导
智能辅导系统 (ITS)
虚拟学习环境 (VLE)
学习管理系统 (LMS)
个人学习环境 (PLE)
电子学习标准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教育平台
技术增强学习
翻转课堂
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网络课堂应用
BYOD(自带设备)和一对一学习
移动和平板电脑技术
虚拟现实和 3D 应用
ICT 技能和数字素养
ICT 促进发展
教育智能系统和用户体验
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获取教育
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和知识库
电子作品集
用户生成内容
学习分析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Christoph Meinel · 德国数字科学大学

    Prof. Christoph Meinel(1954年生,自然科学博士,教授)于2004至2023年任波茨坦大学哈索·普拉特纳数字工程研究院(HPI)首席执行官兼科学院长,现任HPI及波茨坦大学计算机科学荣休教授(C4级),主持"互联网技术与系统"讲席。2012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acatech)院士,曾任德国IPv6理事会主席及国家IT峰会第二工作组成员,现任多家科学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及监事会主席或成员,并兼任中国多所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高校)客座教授。2019年入选全球新一代互联网IPv6名人堂。 主导团队开发欧洲首个慕课学习平台openHPI,其技术被世界卫生组织(openWHO.org)、SAP(openSAP.com)及德国捐赠者协会(KI-Campus.org)等机构采用。该平台提供交互式在线课程,全球累计注册人次超1600万。2017-2021年领导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资助的"HPI学校云"试点项目,开发符合隐私保护要求的校园IT基础设施,支持师生通过多种终端设备接入数字教学资源与协作工具。 在HPI开设IT系统工程本科与硕士课程,主持openHPI.de在线课程,指导74名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担任HPI设计思维学院导师。2008-2022年与斯坦福大学Larry Leifer教授共同主导HPI-斯坦福设计思维研究项目。研究方向包括: • "安全工程"——涵盖从技术基础到攻击检测与用户意识的全方位防护 • "可持续人工智能"——低能耗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 • "数字教育"——21世纪数字化大学愿景实施 • 设计思维创新方法论研究 早期研究聚焦复杂性理论与高效算法及数据结构。 出版专著25部,编辑会议论文集多部,发表同行评审论文750余篇。1974-1979年于柏林洪堡大学攻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1981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88年在柏林科学院数学所获高级博士学位(Dr.sc.nat.)。1992年任特里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正教授(C4),1998-2002年兼任远程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1996-2007年任达格斯特尔城堡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科学董事,1992-2007年任德国计算机学会"复杂性"专家组发言人。曾获多项国际学术聘任,担任SAP安全咨询委员会等多家机构顾问。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指南
稿件必须用英文撰写
论文篇幅至少10页,不超过12页。
摘要(200-300字)
必须具有创新性和科学价值
稿件应按照模板标准撰写
论文主题应与会议主题相关
禁止抄袭
禁止一稿多投。
被录用的全文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
 
全文模板:https://www.icdte.org/sub.html
LaTex 模板或 Word 模板 | 摘要模板
 
提交方式
全文
请使用我们的在线提交系统提交您的论文:电子提交系统 (.pdf)
电子投稿系统:https://www.zmeeting.org/submission/ICDTE2025
 
提交的摘要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报告内容将不予发表。
 
审查流程
向 ICDTE 提交稿件,即表示作者确认其稿件此前未在任何同行评审的公开发表或被接受发表,包括期刊、会议、研讨会或其他同行评审的存档论坛。此外,在审查期间,也未曾、也不会将任何内容与稿件实质上相似的论文提交给其他公开发表的同行评审会议或研讨会。作者还保证,他们未向 ICDTE 提交过任何实质上相似的稿件。根据经验,ICDTE 的稿件内容不应超过先前出版物内容的 20%。违反任何这些条件都将导致稿件被拒。
 
向 ICDTE 提交稿件,即表示作者同意并理解稿件必须经过同行评审。
稿件将由会议委员会选定的领域内具备相应资质的专家进行审阅,专家将提供详细的意见。如果稿件被接受,作者将提交一份考虑到这些意见的修订版(“照相排版”)。
所有论文均采用双盲评审流程:作者在稿件中声明其姓名和所属机构,供审稿人查看,但审稿人彼此之间彼此不知情,作者也不知道谁审阅了其稿件。
ICDTE 委员会致力于审阅提交至会议的论文,并组织会议,以确保参会者获得最大收益。
 
剽窃
ICDTE 严禁剽窃。提交的论文应包含作者的原创作品,并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充分、恰当且学术性的引用。作者有责任清晰地标明其自身贡献以及其所依赖或构建的已发表成果/技术。审稿人有责任确保符合这些标准。
如果发现作者存在剽窃行为,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 拒绝提交的文章或从最终出版物中删除该文章。
2. 向作者的导师及所属机构举报作者的违规行为。
3. 向相应的学术伦理监督机构和研究资助机构举报作者的违规行为。
4. 保留公布抄袭者姓名、文章标题、所属机构名称以及不当行为详情等的权利。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dte@academ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