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为增进各国交通与物流工程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分享研究经验,探寻合作机会,推动交通与物流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2026年第12届创新与工业物流国际会议(ICIIL 2026)将再次于2026年8月21到23日中国澳门举办,由澳门科技大学协办,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提供支持。

 

ICIIL会议发起于2015年,受到了各大高校支持。我们诚挚的欢迎交通与物流工程方面的学者,工程师,学生等参加本届会议,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作为 ICTLE 2026 的研讨会,所有被接受和注册的论文都将作为特刊发表在 ICTLE 2026 会议论文集中,并将提交给 EI Compendex、Scopus 等数据库,与过去几年一样。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供应链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采购管理
库存管理
厂内物流
物料搬运
工厂布局规划
生产运营管理与调度
厂址选择
 
仓储管理
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
仓库及配送中心设计与布局
仓储设备与系统
仓库流程优化
仓库选址规划
 
配送管理
配送网络设计与规划
分销管理
 
运输管理
运输模式与多式联运
运输管理与路径优化
物流建模与仿真
排队系统仿真语言
物流自动化
物流信息系统
标识与通信技术
电子物流
包装与标签管理
 
专项物流
逆向物流与回收废弃物管理
可持续绿色物流与企业社会责任
物流系统可靠性与维护
物流财务与经济建模
需求预测
 
服务与外包
客户服务管理
售后支持体系
物流外包管理
全球物流运营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Hai Yang · 香港科技大学

    Prof. Hai Yang 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是交通运输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其成果发表于《Transportation Research》《Transportation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等顶级国际期刊,在交通运输领域论文发表与引用排名均位居全球前列。曾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2020年弗兰克·M·马斯特斯交通工程奖、2021年弗朗西斯·C·特纳奖,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 受聘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3至2018年担任交通运输研究领域权威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主编。现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杰出编委、《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科学委员会成员,兼任《Transportation Science》顾问编辑。

  • Prof. Dr. Voon Boo Ho ·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沙捞越分校

    Prof. Dr. Voon Boo Ho 现任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沙捞越分校市场营销学教授,在服务管理与营销、战略价值链及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发表多篇论文及专著,其《儒家价值观对卓越服务的启示》专著章节具有战略指导价值。投身学术界前在沙捞越教育及银行业拥有多年实务经验,主讲战略营销与研究方法论课程,指导本科及研究生培养。 创新开发的ServEx量表、BEHAVE、BLUE-SEA、eDioms(中文营销)、营销研究慕课、MyServEx系统及RehabServE等成果获国内外奖项,其中MyServEx系统已实现商业化。在服务管理、客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领域的咨询项目惠及客户及沙捞越政府,当前研究涵盖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康复服务优化、民宿服务管理及个人服务态度等领域。

  • Prof. Paul Tae-Woo Lee · 浙江大学

    Prof. Paul Tae-Woo Lee 现任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事运输与物流博士生导师、港航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层次海外人才。获英国卡迪夫大学博士学位,曾赴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客座教授)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物流博士项目任访问学者,现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供应链协会(新加坡)及越南社会科学院等国际会议发表主题演讲。近年担任UNESCAP顾问,发布多项关于海运连通性、绿色航运走廊、可持续未来港口发展与智慧港口的专题报告。 出版专著9部,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主持编撰26期国际知名期刊特刊。曾任两家供应链、物流、贸易与海运领域国际期刊主编,现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副编辑,兼任Elsevier中国交通系列丛书(Scopus收录)及Anthem供应链管理与海运物流丛书(Scopus收录)主编。自国际海运经济学家协会(IAME)1992年创立以来,历任协理副会长、秘书长及理事。为亚洲物流圆桌会议(2007年创立)、长江研究创新与一带一路联盟(2017年创立)创始成员,并任全球研究网络-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创立)秘书长。

  • Prof. Kun An · 同济大学

    Prof. Kun An 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2014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16至2019年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研究所讲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涵盖随机需求下的公交网络设计、物流系统管理与设计、共享出行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出版专著章节2篇,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系列(A/B/C/D/E)等顶级期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4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探索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长期担任交通运输领域顶级期刊审稿人及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探索类与联合类项目评审专家。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论文提交
模板链接:https://www.iciil.org/sub.html
为确保格式正确,请使用附件中的样式文件(doc)或LaTeX模板进行提交。
 
我们诚邀各位作者提交原创、高质量的论文,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曾在其他任何地方提交或发表。
稿件长度至少4页,至多10页。
ICIIL会议的评审流程旨在为作者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即使稿件被拒收。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将经过双盲同行评审,评审专家均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拥有多年经验。被接收的论文必须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方可收录于会议论文集。
 
提交方式
在线提交系统已在i-Conf.系统上开放,网址为:http://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iil2026
您需要一个i-Conf.账户,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先注册。
或者,您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iciil_conference@126.com
 
提交方式
选项 1. 摘要
所有提交的摘要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被接收的摘要将仅收录于会议日程中,会议日程将在会议期间发放。
 
选项 2. 全文(会议论文集)
所有提交的全文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评审,被接收的全文将发表于会议论文集中。
 
同行评审
所有提交给 ICIIL 的稿件首先由组委会进行评审。在此阶段,如果稿件质量不够高或与会议主题不相关,则可能直接拒稿,无需同行评审。这种快速拒稿流程意味着作者可以迅速获得结果,无需等待评审过程。未被立即拒稿的稿件将送交 2-3 位独立审稿人进行同行评审。组委会将根据审稿人的反馈和组委会的判断,对稿件做出最终决定。
 
关于剽窃的政策
所有提交给ICIIL的论文都将接受剽窃检测,包括自我剽窃。如果论文被发现存在剽窃行为,将被自动拒稿。被认定为剽窃论文的作者名单将发送给媒体和您的机构。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iil_conferenc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