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6年第十二届可再生能源技术国际会议(ICRET 2026)将于2026年3月27-29日中国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会议旨在专注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相关新兴主题的探讨,为深入交流研究理念提供机会与平台。ICRET将汇集来自世界各地感兴趣的领域的领先专家、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并致力于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提交的论文将由技术程序委员会和评审专家进行审阅。所有被录用(注册并发表)的 ICRET 2026 论文将被收录到会议论文集,并被 ScopusEi Compendex 检索。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清洁与可再生能源
节能技术
新能源应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光伏系统与太阳能工程
可再生能源利用
风能系统
 
电力与能源工程
未来电网
储能技术与器件
电力与能源生产
输配电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
故障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Weerakorn Ongsakul · 亚洲理工学院

    IEEE PES泰国分会 学术职务 亚洲理工学院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系教授 班乍创新与创新中心(BIIC@AIT)执行主任 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网络(GMSARN)秘书长 《GMSARN国际期刊》(SCOPUS收录)主编 学术荣誉 国家级荣誉 泰国皇冠勋章(五等,2008) 泰国白象勋章(五等,2010) 泰国国王授予最卓越迪雷功勋章(七等,2011) 国际奖项 2019年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杰出工程师奖(泰国分会) 专业认证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2017) 注册能源风险管理师(ERP,2019) 教育背景 博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电气工程(1994) 硕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电气工程(1991) 学士: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电气工程(1988) 研究领域 能源系统智能化与风险管理: 电力系统优化与人工智能应用 能源市场 deregulation 机制设计 能源金融与风险管理 学术成就 主持国家级/国际科研项目总额3000万美元 出版专著《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优化中的应用》(CRC Press,2013) 发表SCI/Scopus论文250余篇 领导职务 曾任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院长(2009-2013) 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合作网络建设

  • Prof. Dimitrios Karamanis · 希腊帕特雷大学

    替代能源专家 学术职务 帕特雷大学替代能源讲席教授 可再生能源应用课程主讲教授(2006年至今) 研究演进 四阶段科研重心转移: 核能环境治理(早期) 切尔诺贝利事故环境应对技术 钍燃料循环截面测量与废物处理 新能源开发(近15年) 风能/太阳能系统研究 前沿聚焦(当前) 建筑太阳能冷却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碳中和城市能源系统 学术成就 论文著作 发表期刊/专利/专著章节110余篇 总引用3000+次,H指数35(Scopus) 项目领导 主持国家/国际科研项目(担任科学协调人) 教学贡献 在约阿尼纳大学与帕特雷大学持续18年讲授: 可再生能源系统原理 新能源应用工程技术 社会影响 将核能安全研究经验延伸至新能源领域: 核废料处理技术转化应用于能源清洁化 欧洲碳中和城市项目技术顾问

  • Assoc Prof. Ng Yin Kwee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欧洲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 学术荣誉 国际院士 欧洲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EASA) 国际工程技术学会杰出会士(DFIDSAI,中国) 学会会士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FASME)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IET) 国际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IETI,香港) 美国教育学院院士(Academy of Pedagogy and Learning) 学术产出 论文著作(27年累计) SCI期刊论文430篇 国际会议论文130篇 教科书章节105章 其他出版物32部 学术编辑 《力学在医学与生物学中的应用》主编(2000年至今) 《医学成像与健康信息学》创刊主编(2011-2021) 多个SCI期刊副编辑/编委 研究领域 跨学科前沿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 热成像技术与人体生理学 心脏泵血与灌注工程 眼科成像与计算模型 能源与流体力学 风力涡轮机尾流机器学习预测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传热学 微尺度冷却技术 人才培养 指导毕业24名博士与28名硕士 学生荣誉: 2020年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卓越奖 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主题演讲 《轴向风力涡轮机尾流速度与湍流强度的机器学习研究》 创新方法: 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 技术突破: 机器学习预测精度媲美CFD仿真,速度接近低精度尾流模型 应用价值: 为风电场布局优化提供高精度计算工具

  • Prof. Hazlie Mokhlis · 马来亚大学

    IEEE电力能源学会马来西亚分会主席 学术职务 马来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 IEEE电力能源学会(PES)马来西亚分会主席 英国工程理事会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 马来西亚工程师管理局注册专业工程师 行政任职 马来亚大学工学院 科研副院长(2013-2014) 研究生副院长(2014-2015,2017-2018) 本科生副院长(2018-2019) 电气工程系主任(2015-2017) 学术背景 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9) 硕士:马来亚大学电气工程(2003) 学士:马来亚大学电气工程(1999,荣誉学位) 研究领域 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 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 孤岛运行与检测技术 可再生能源并网研究 学术成就 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总额超200万林吉特(约合300万人民币) 论文著作 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300余篇 人才培养 指导毕业27名博士、63名硕士 标准制定 马来西亚电力系统分析标准工作组(WG6)成员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 8/PT 62786项目专家代表 学术服务 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 《IEEE电力系统汇刊》 《IEEE可持续能源汇刊》 《IET发电、输电与配电》 《国际电力与能源系统杂志》

  • Prof.Qian Xu · 江苏大学

    能源电化学技术专家 学术职务 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教授 《Proces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编委 30余个国际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人 学术背景 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2013-2014) 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2013) 访问学者:加拿大滑铁卢大学(2017) 研究领域 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 燃料电池多相传输优化 液流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 多尺度热质传递耦合建模 学术成就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论文专著 发表SCI期刊论文80余篇(ESI热点论文4篇) 出版学术专著2部 谷歌学术引用2850+次,H指数26 知识产权 申请专利21项(已授权6项) 荣誉奖励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2016) 技术突破 开发了电化学能源系统多尺度仿真平台,应用于: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 液流电池容量衰减机制解析 新能源装备智能设计

  • Prof. Kamaruzzaman Sopian · 马来西亚国立能源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 学术荣誉 国家级荣誉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FASc) 霹雳州王室授予"Dato'"勋衔(2013) 马来西亚技术局认证专业技术人员(PTech) 国际排名 2019-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教育背景 博士:美国迈阿密大学机械工程(多尔根太阳能实验室) 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能源资源(1989) 学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机械工程(1985) 研究领域 太阳能技术全链条创新: 光伏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 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制氢技术 光热系统 太阳能冷却与热泵 光伏光热混合集热器 基础研究 太阳辐射建模与资源评估 知识产权 授权专利:10项 申请中专利:15项 软件著作权:6项 注册商标:1项 创新成果 在国内外发明展荣获90余枚奖牌,包括: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奖 马来西亚发明展金奖 太阳能制氢装置国际创新奖 社会贡献 主导马来西亚国家太阳能资源图谱绘制 开发热带地区太阳能干燥系统惠及农业社区 推动东盟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制定

  • Assoc. Prof. Yang Jianping · 中南大学

    重金属污染控制专家 学术荣誉 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0) 第8届燃烧与焚烧热解国际会议优秀口头报告奖 第12届全球汞污染物国际会议旅行资助奖 研究领域 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煤利用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与控制 重金属吸附先进材料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与循环利用 学术成就 论文著作 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 总引用1600+次(他引1400+次) H指数24 知识产权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 技术突破 开发了重金属高效吸附材料体系,应用于: 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 工业废水重金属深度净化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 国际影响 参与制定《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技术实施方案 研发的吸附材料在亚洲多个燃煤电厂推广应用

  • Assoc. Prof. Shen Limei · 华中科技大学

    Assoc. Prof. Shen Limei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副教授。她于201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子设备冷却与能源收集领域的热电技术、热管技术、微通道技术及脉冲磁制冷技术,重点研究热电传输机理、热电模块及系统能效提升等领域。已在该领域发表近60篇同行评审论文,其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电网公司、美的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等基金项目支持。

  • Assoc. Prof. Joanna Kielin-Maziarz · 考明斯基大学

    Assoc. Prof. Joanna Kielin-Maziarz 现任教于考明斯基大学宪法学系。200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获法学博士后资格认证。2007年完成欧洲学院深造后,获欧洲跨学科研究高级硕士学位。以波兰语、英语和法语发表多部学术著作,包括专著、学术论文、章节及评论,并参与合著多项研究成果。频繁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其中多次以英语进行学术报告。 2009年加入波兰宪法学会与国际宪法学协会;2011年起成为国际能源、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中心成员;2012年加盟人权理论与哲学研究中心;2019年入选考明斯基大学法律跨学科科学中心;2021年担任波兰宪法学会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治理与行政》学术期刊编委,同时为《选举研究》《天主教大学法学研究》《法律批判》等期刊提供审稿服务。此外,其还具有华沙律师公会执业律师资格。

  • Asst. Prof. Yanan Liu · 重庆交通大学

    Asst. Prof. Yanan Liu 现任重庆交通大学助理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美国LEED AP BD+C认证专家,美国ASHRAE学会会员。2021年6月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佐治亚理工学院研修。2014年7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性能与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筑通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担任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人。

  • Asst. Prof. Ng Bing Feng · 南洋理工大学

    Asst. Prof. Ng Bing Feng 现任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5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9年以荣誉学士学位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当前研究聚焦流体力学领域,通过主动与被动控制手段,实现航空航天/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建筑应用中的能源与环境可持续性。其研究工作进一步延伸至气动-伺服-弹性学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风能及海洋工程应用,并致力于提升计算流体力学效率。同时开展大气与环境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重点关注多相流流体动力学基础机理及实验验证。

会议历史 Conference History 05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方式
a. 全文(报告及出版)
被录用的全文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出版于会议论文集。
请登录电子投稿系统(doc / pdf)提交全文,电子投稿系统:https://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ret2026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icret@young.ac.cn
 
b. 摘要(仅报告)
被录用的摘要将被邀请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报告内容将不予出版。
请将摘要发送至电子投稿系统。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icret@young.ac.cn
 
模板链接:https://www.icret.org/submission.html
 
页数限制
对于被录用的论文,一次注册至少包含4-5页,包括表格、图表和参考文献,超过6页的页面将另行收费。
 
语言
英语是本次会议的官方语言;论文应仅使用英语撰写和发表。
 
学术道德
提交至会议的文章应报告原创的、此前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实验性的还是理论性的,且不得考虑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我们坚信,道德操守是任何学者最重要的美德。任何抄袭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学术不端行为,绝不姑息。如发现作者存在抄袭行为,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 拒绝提交的文章或将其从最终出版物中删除。
2). 向作者的导师和所属机构举报作者的违规行为。
3). 向相应的学术伦理监督机构和研究资助机构举报作者的违规行为。
4). 保留公布抄袭者姓名、文章标题、所属机构名称以及不端行为详情等信息的权利。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ret@young.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