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收录五年以上有检索的国际会议

平台仅发布5年以上有检索的会议
保障会议真实有效

会议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01

2026年第7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国际会议 (ICISPP 2026)作为2026年第11届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SIP 2026)的分论坛即将于2026年7月17-19日常州盛大举行,由东南大学和河海大学主办,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西华大学协办。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每天有海量数据的产生,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和隐私保护的挑战。近来,许多国家与地区相继出台了数据和隐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次会议,将会是行业专家进行深度沟通、解决行业难题、探索商机的理想平台。再次,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常州欢迎您的到来!

重要信息 Highlights02

会议出版

作为 ICSIP 2026 的研讨会,所有经过同行评审和接受的论文在发表后将作为特别章节发表在 ICSIP 2026 会议论文集上,然后提交给 Ei CompendexScopus 检索。

 

组委会

Conference General Chair
Prof. Bing Li, 东南大学,中国无锡
 
Conference General Co-Chair
Prof. Liquan Chen, 东南大学,中国
 
Conference Organizing Co-Chair
Prof. Tao Li, 东南大学,中国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03

访问控制与授权
问责制
匿名性
应用安全
攻击与防御
身份验证
抗审查
云安全
分布式系统安全
安全与隐私经济学
嵌入式系统安全
取证
硬件安全
入侵检测与预防
恶意软件和垃圾软件
移动和 Web 安全与隐私
基于语言的安全
网络和系统安全
隐私技术与机制
协议安全
安全信息流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
安全与隐私指标
安全与隐私政策
安全架构
可用的安全与隐私
隐私计算的理论与基础
隐私计算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
隐私计算模型
隐私量化,形式化描述
隐私信息工程,提供者、收集者和使用者
隐私操作与建模
数据效用与隐私泄露
用于隐私保护的上下文自适应密码学
基于隐私保护的信息隐藏与共享
面向数据分析的隐私控制与隐私保护
隐私感知信息收集
隐私感知与分发
组合式综合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数据发布
隐私信息存储
隐私融合与协同
隐私信息交换与共享
隐私推理与推理
云隐私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
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隐私
隐私与人工智能
隐私与区块链
隐私计算及其他交叉学科领域的法律问题

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04

  • Prof. Kaibin Huang · 香港大学

    Prof. Kaibin Huang 先后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工程学士与硕士学位,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电气电子工程系Philip Wong Wilson Wong讲席教授及系主任。其研究成果荣获IEEE通信学会七次最佳论文奖,现任香港研究资助局(RGC)工程学科组成员及2021年度RGC研究学者。 曾担任五种无线通信领域主流期刊编委,合作主编十期期刊特刊。长期致力于组织国际会议,包括2014年、2017年和2023年IEEE全球通信大会(Globecom)等通信领域旗舰会议。2019-2024年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3-2024年入选AI 2000物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前30名)。曾任IEEE杰出讲师,现为IEEE会士及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 Prof. Rui Zhang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加坡国立大学

    Prof. Rui Zhang 先后以一等荣誉学位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并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勤勉讲席教授、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同时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能量传输、无人机/卫星通信、智能反射面(IRS)与可重构MIMO系统。 已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0万次,H指数达130(Google Scholar数据)。自2015年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2011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最佳青年研究者奖、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研究奖,以及2020/2021/2023年IEEE通信学会WTC/SPCC/TCCN技术委员会表彰奖。18次荣获IEEE最佳期刊论文奖,包括两次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三次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论文奖、IEEE通信学会斯蒂芬·赖斯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等。 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等多个顶级期刊编委,参与组织30余个国际会议并担任技术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曾任IEEE通信学会及IEEE信号处理学会杰出讲师。现为IEEE会士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 Prof. Yong Zeng · 东南大学

    Prof. Yong Zeng 现任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紫金山实验室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研究员,2019-2024年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2024年连续四年入选AI2000物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榜单"。 曾获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发现计划早期职业研究员奖(DECRA)、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并八次荣获国际国内最佳论文奖,包括IEEE马可尼奖(2020年及2024年)、海因里希·赫兹奖(2017年及2020年)等。其提出的信道知识图谱(CKM)概念被广泛引用,研究成果总引用次数超过29,000次。 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等SCI期刊编委,并担任《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中国通信》《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期刊特约主编。2023年因"对无人机通信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贡献"当选IEEE会士。

会议投稿 Conference submission 06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https://icispp.org/sub.html
 
诚邀各位作者提交原创、高质量的论文,且该论文需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地方发表过。
论文内容(包括正文、图表、致谢等)必须控制在 5 页以内(稿件至少 4 页),可额外添加页面(最多 10 页),每增加一页需支付 70 美元。
 
ICISPP 会议的评审流程旨在为作者提供建设性的论文反馈,即使投稿被拒。所有投稿都将由我们的技术委员会进行双盲同行评审,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均为该领域的专家或在相关领域拥有多年经验。被接受的论文必须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才能纳入会议论文集。
 
投稿方式
i-Conf 已开放在线投稿系统。电子投稿系统:http://confsys.iconf.org/submission/icispp2026
您需要 i-Conf。如果您没有账户,可以先注册。
或者,您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icispp_conference@126.com
 
提交方式
选项 1. 摘要
所有提交的摘要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被录用的摘要将仅包含在会议议程中,并在会议上提供。
 
选项 2. 全文(会议论文集)
所有提交的论文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评审,被录用的论文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
 
剽窃政策
所有提交给 ICISPP 的论文都将接受剽窃检查,包括自我剽窃。如果发现论文属于剽窃,该论文将被自动拒绝。被认定为剽窃的论文作者名单将转发给媒体和您的机构。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07

icispp_conference@126.com